時間:2023-01-31 14:58 來源:網絡 閱讀量:14231
春節期間人流增加,返鄉人數增多,農村是疫情防控重點。中國農村的疫情情況如何?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診療情況如何?藥品供應和防疫物資是否充足?1月30日,圍繞公眾關注的熱點,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防疫關切。
春節期間,我國農村疫情總體平穩。
“目前,全國疫情總體進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平穩下降態勢。”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覓風表示,要始終緊盯關鍵環節,做好重點人群健康監測,全力保障人民群眾就醫需求。
農村仍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農業農村部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毛德志表示,春節期間,農村地區疫情總體平穩,沒有出現疫情上升的情況。
針對偏遠山區、牧區、林區、海島等“三區一島”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的薄弱環節,毛德志介紹,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落實重點人群保障機制,摸清老、幼、病、殘、孕五類重點人群的基本信息,開展“點對點”聯系服務;二是開展巡診服務,推進各地鄉村醫務人員配置,開展醫務人員“上山下海”診療,送藥上門;三是加強藥品儲備,推動防疫藥品和醫療器械向“三區一島”配送;四是做好轉運轉診工作,督促指導各地為鄉鎮醫療衛生機構配備救護車。
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平穩有序。
“總體來看,春節期間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平穩有序。”國家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健康司巡視員付偉表示,為了更好地掌握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運行和疫情情況,要堅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情況日監測、日調度、日報告制度。
監測數據顯示,自2022年12月21日以來,全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發熱門診、普通門診和門急診人次總體呈現先升后降趨勢,現穩步下降。2023年1月27日,基層機構普通門急診量203.6萬人次,較節前下降近三成。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是疫情防控和醫療救治的第一道防線。據介紹,到2022年底,全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已實現設立并開設發熱門診。春節期間,全國發熱門診24小時開放,正常運行,并及時對輕癥患者進行對癥治療,對重癥患者進行早期識別和轉診。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藥品配置狀況繼續改善。
春節前,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和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加強農村地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方案》,要求保障農村地區的物資儲備和供應。對此,付偉介紹,“我們堅持日常監控調度,動態掌握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藥品設備、物資儲備和使用情況,及時通報和督導各省的設備情況。”
監測數據顯示,2023年1月以來,全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藥品配置情況持續改善。目前,94%以上的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可以使用一周以上的中藥、解熱鎮咳藥,85%以上的基層機構有兩周以上的儲備。一些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配備了小分子抗病毒藥物。截至2023年1月27日,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氧氣指標289.4萬個,制氧機21.9萬臺。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