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9 14:51 來源:網絡 閱讀量:7808
痛苦幾乎伴隨人的一生。痛經作為一種與月經周期相關的疼痛癥狀,困擾著很多女性。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疼痛科主治醫師左磊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痛經是指月經前后小腹周期性疼痛。除腹痛外,其臨床表現可包括頭痛、頭暈、乏力、惡心、嘔吐、腹瀉、腰腿痛,嚴重者可導致疼痛性昏厥。
“痛經可在月經期或月經前1-3天開始。痛經患者的疼痛通常在月經開始后24小時達到高峰,2-3天后緩解。”左磊說。
在醫學上,痛經可以根據有無盆腔器質性疾病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左磊說,原發性痛經的病因不清楚,也不伴有盆腔器質性疾病。臨床上80%-90%的痛經為原發性痛經,其發生與月經周期有關。一般痛經會在月經初潮后1-2年出現。原發性痛經患者的疼痛表現為反復發作的痙攣性中線盆腔疼痛。
繼發性痛經的病因明確,是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經期腹痛。盆腔器質性疾病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盆腔感染、子宮內膜息肉等。繼發性痛經往往發生在較晚,會逐漸加重,并隨著相關盆腔原因的治療而緩解或改善。繼發性痛經患者的疼痛部位可在腹部中線、雙側小腹、或單側小腹。
那么,如何應對痛經呢?左磊建議,原發性痛經的對癥治療很重要,患者要勞逸結合,保證充足的睡眠;低脂肪飲食,保證充足的營養;注意經期衛生,避免劇烈運動和寒冷刺激。疼痛可以通過局部熱敷或理療來緩解。如果疼痛難忍,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緩解疼痛。如果是繼發性痛經,患者應該先去婦科治療痛經的原因。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