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7 16:05 來源:網絡 閱讀量:5802
“醫用管是CT等影像設備的核心和關鍵部件,但目前國內沒有一家企業能做出大熱容量的商用醫用管,市場上基本都是國外產品。東軟醫療投資入股電子銳視進入這個領域,就是為了在這個核心部件技術上有所突破。”2023年初,東軟醫療宣布正式入股電子銳視,雙方將在醫用CT管的RD、設計和應用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東軟醫療董事長劉積仁博士在談到這一新布局的意義時,提出打造中國醫管,掌握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保障供應鏈安全。
醫用管是CT急需解決的核心部件。
醫療設備是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基礎,直接關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醫療器械協會理事長侯艷表示,醫療器械是衡量國家先進制造業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零部件和特殊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是實現我國醫療器械自主創新和供應鏈安全的關鍵。
醫用CT管作為CT設備中產生X射線的裝置,相當于CT的“心臟”。其性能直接影響CT設備的質量、診斷效率和使用壽命。但由于技術壁壘極高,世界上能長期研發生產燈泡的企業屈指可數,導致我國醫用燈泡尤其是高品質燈泡臨床使用基本依賴進口。北京友誼醫院副院長、中國醫療器械協會配件分會會長王振常對此深有感觸。他說,CT醫用管是耗材,使用成本高。一臺高端CT機一年的維修費用約為170萬元,其中球管約占100萬元。對于擁有十幾臺CT機的三甲醫院來說,每年在這方面的花費達到千萬元。他特別希望擺脫進口依賴,讓民族企業生產出質優價廉的醫用管,改變我國影像設備核心部件嚴重依賴進口的局面。
戰略入股尋求核心技術突破
多年來,東軟醫療在核心部件和新材料的研發方面投入巨大,逐步實現了CT探測器、CT高壓發生器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電力銳視致力于高熱容X射線管、加速器等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高端醫學影像、高級治療等領域。
電真空董事長張洪宇表示,在國家、地方政府和集團公司的政策支持下,電真空積極抓住新發展格局帶來的新市場機遇,瞄準國內醫療健康產業,聚焦產業鏈高端價值鏈,立足創新創造,布局以醫用CT管為代表的高端醫療器械核心電子器件業務 并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工業強基工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和工藝。 在國家深化改革政策的指引下,電力真空和十二電廢墟作為平臺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發展值得期待。
東軟醫療將通過入股電器銳視,充分發揮戰略投資者的相關優勢,在技術突破、產品應用、市場開拓、人才引進、制度建設等方面支持和推動公司業務發展。東軟醫療作為唯一的戰略投資者和產業投資者,將攜手電器銳視,通過自主研發和制造醫用CT管,構建更安全的供應鏈體系,不斷完善高端醫療設備產業生態,推動大型醫療診療設備的普及應用,造福民生。
正如劉積仁所說,“如今,我們越來越覺得關鍵零部件對供應鏈安全、成本控制、技術創新至關重要。因此,我們投資了醫用CT管項目,以便使國產管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使我們的產品在走向世界時更具競爭力。”
自主創新確保供應鏈安全
隨著國內高端設備企業的快速發展,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速度不斷加快,國產醫學影像設備正在逐步重構新的市場格局。以東軟醫療為代表的國內高端醫療設備企業,實現了從跟跑到本土領先的跨越。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不僅進入了“快車道”,自主創新也成為行業發展的“主旋律”。
作為國內首臺CT的研發者,東軟醫療始終牢牢把握醫療設備行業特點,堅持“醫研企業”一體化發展,致力于大型高端醫療設備的研發創新和自主可控。從國內第一臺雙排螺旋CT、第一臺16排、第一臺64排、第一臺128排CT到512排超高端CT...東軟醫療在整機和核心部件實現技術突破的過程中,從未停止過自主創新的步伐。
劉積仁表示,近十年來,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取得了顯著進步,表現在本土醫療器械市場份額不斷增加,中國生產的設備在世界上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并日益向高端邁進。但是,在發展過程中,產品制造供應鏈的安全必須引起重視。他認為,要加強頂層和底層的創新,比如組件創新。“只有底層掌握了技術,價值才能在頂層展現出來。”劉積仁表示,東軟醫療作為國內領先的大型醫療診療設備制造商,未來將努力打造核心零部件的國產RD和制造平臺,實現高端醫療設備的自主可控。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