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1 08:28 來源:網絡 閱讀量:14103
業內普遍認為,技消分離、種植系統集中采購、牙冠招標形成了種植牙專項治療的“組合拳”,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種植牙耗材的供應結構,有利于國內種植廠商的銷售和研發,有利于形成符合市場競爭規律和公眾預期的合理價格。
“別看牙,牙疼;看到牙齒后,我心疼。牙病患者的這種感覺有望成為歷史。近日,種植牙系統集中采購在四川拉開帷幕,39家企業的產品入選。入選商品均價降至900元以上,平均降幅55%。此外,國家醫保局《關于開展種植牙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中對種植牙服務費的規定,使種植牙費用從幾萬元降低到幾千元,讓人們實現了“種植牙自由”。那么,為什么種植牙總是那么貴呢?如何解決「種植牙貴」?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近日采訪了相關專家。
材料進口和技術門檻高導致“種植牙貴”
“為了保證種植牙的成功率,需要種植牙‘錨定’牙槽骨,形成牢固的骨結合。整個植入過程環環相扣。”1月28日,參與催收的民營醫療機構威海華一口腔負責人周曉東告訴記者,種植牙本身技術門檻就比較高,所以收取的醫療服務費也高。
“目前植入物的價格從三四千元到一兩千元不等。”周曉東說。價格差的原因一方面和材質有關。目前,種植體一般可分為鈦鋯合金、ⅳ級鈦、ⅳ級冷加工鈦和ⅴ級鈦。“四級冷加工鈦是目前市面上比較好的材料,可以滿足大部分人十幾年的需求。”周曉東解釋說,四級冷加工鈦是在四級鈦的基礎上進行的冷加工處理。處理后既保留了純鈦的生物相容性,又達到了五級鈦的機械強度。牢固不易開裂,性能優于四級鈦和五級鈦。所以四級冷加工鈦的種植體價格會更高。此外,不同品牌的植入物也會導致價格差異。目前進口品牌占據主要市場。進口品牌與國產品牌相比,價格更高。
可見,材料大部分靠進口,技術門檻高是種植牙價格高的部分原因。
擠出泡沫、以價換量的“三步走”
國家醫保局價格招聘司司長丁在解讀專項治理通知時表示:“針對廣大人民群眾對降低種植牙醫療費用的訴求,我們創新性地開展了種植牙醫療服務全過程價格管控。”
國家醫保局在解讀專項治理通知時指出:種植牙“天價費”、虛假補貼宣傳、低價廣告欺騙患者、以“好處費”“介紹費”買賣游客等問題群眾反映強烈。
在專項治理中,曾經名目繁多、迷霧重重的種植牙收費逐漸走向規范透明。種植牙行業通過專項治理,逐步實現評價更優、定價更優、監管更優的“陽光醫療”模式;醫療機構也通過透明的價格、優質的服務、規范的管理、良好的信譽,走上了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道路。
技術與消費的分離是專項治理的第一步。分離后,消費者種植一顆牙齒的費用明確分為三部分,即種植耗材、牙冠耗材和醫療服務費用。國家醫保局通過對公立醫院設定監管目標,引導市場收取不超過4500元/粒的醫療服務費用。
收費項目的透明擠出了客戶競爭等市場行為導致的價格泡沫。以前醫療機構通過套餐價格收費,從種植牙材料和供應鏈的差價中獲利,已經行不通了。
2023年1月11日開啟的種植系統集中采購,是解決“種植牙貴”問題的第二步。這一次被稱為“史上最難”,終于順利著陸。平均中標價格降至900多元,平均降幅55%。集中采購匯集了全國近18000家醫療機構287萬套植入系統的需求,約占全國年度總量的72%。專家表示,民營醫療機構和企業積極參與,入選產品豐富,能有效滿足臨床需求。
對于種植體廠商來說,以價換量,不僅通過“預售”模式節省營銷成本,還能占據很大比例的市場份額。
民營醫療機構也樂見其成。周曉東說:“種植牙整體采購成本的降低,對民營醫療機構降低采購成本,降低種植牙市場定價具有積極意義。也會激發醫療機構提高效率、優化流程的積極性,通過自身實力的提升來謀求發展。”
競價掛冠將是解決“種植牙貴”問題的第三步。《專項治理通知》明確,牙冠的過模修整、掃描設計、打印切割、燒結上釉、變色等具體操作作為成本要素計入種植牙價格。四川省醫保局近期將組織牙冠招標,形成牙冠價格參考體系。其他省份要做好價格聯動,促進牙冠陽光透明。
讓中國的種植牙行業逐漸走向成熟
業內普遍認為,種植牙專項治療的“組合拳”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了種植牙耗材的供應結構,有利于國內種植牙生產企業的銷售和研發,形成了符合市場競爭規律和群眾期待的合理價格。
一個成熟的種植牙業態應該是什么樣的?總的來說,既要讓產品和服務回歸合理的價格區間,又要幫助企業和新技術創新發展;既要兼顧人才的培養,又要探索合理的保障居民醫療費用的途徑。
據介紹,種植牙一直被納入醫美范疇,全程費用不在醫保報銷目錄內。目前,浙江、安徽、內蒙古等地正在探索將種植牙納入醫保。周曉東說:“我們咨詢了內蒙古各市、盟的醫保局。以錫盟為例,種植牙通過門診統籌與醫保對接。種植牙納入醫保,對降低患者的醫療總費用起到了積極作用。”
“由于價格的大幅下降,許多因為經濟原因而沒有接受治療的人現在可以負擔得起種植牙治療的費用。”國家醫保局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估計種植牙系統費用的降低會帶來我國種植牙數量的增加。
面對蓬勃發展的市場,中國需要培養更多優秀的牙醫。
“雖然種植牙是局部麻醉下的小手術,但手術效果和種植牙的使用壽命直接關系到醫生的技術。”周曉東解釋說,和其他學科的主刀醫生一樣,牙醫也應該在臨床實踐中增加自己的“經驗值”。醫生的臨床經驗和技術越多,種植牙后患者的咀嚼力和舒適度越好,種植牙的使用壽命也越長。
技術創新是充滿活力的行業的關鍵要素。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種植科主任伊曼告訴記者,通過引入數字導板技術、數字導航技術、智能機器人種植牙技術等科技手段,可以使種植體植入更加精準,減少手術時間,甚至可以處理一些常規無法完成的病例。
雖然起步較晚,但國內很多高科技企業開始進入種植體生產領域,成為集中精選企業。隨著國內消費群體的增加和市場的進一步成熟,包括牙種植材料在內的國產高值醫用耗材也有望獲得更多的臨床使用機會。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