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9 08:59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量:5573
日前,恒瑞醫藥發布公告,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類新藥SHR-1905注射液項目有償許可給美國One Bio公司,后者將向恒瑞醫藥支付2500萬美元首付款、研發及銷售里程碑款累計10.25億美元。這是恒瑞醫藥今年以來第二款創新藥實現海外授權。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產創新藥授權“出海”交易已超20起。業內人士認為,授權海外企業開展合作,既能在研發端實現優勢互補、降低新藥研發風險,又能在銷售端借助國際大型藥企的銷售網絡打開海外市場。
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恒瑞醫藥表示,本次海外授權有助于拓寬SHR-1905的海外市場,進一步提升公司創新品牌影響力。公司堅持自主研發與開放合作并重,在內生發展的基礎上加強國際合作,實現研發成果的快速轉化,借助國際領先的合作伙伴覆蓋海外市場,加速融入全球藥物創新網絡,實現產品價值最大化。
今年2月份,恒瑞醫藥自主研發的抗癌創新藥EZH2抑制劑SHR2554實現海外獨家授權。這些產品實現海外授權,反映出恒瑞醫藥強大的研發實力。目前,恒瑞醫藥已有13款自研創新藥和2款合作引進創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另有80多款自主創新產品正在臨床開發。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產創新藥授權“出海”交易已超20起,其中不乏交易總金額超10億美元的項目,包括藥明生物與GSK的合作、和黃醫藥與武田的合作。
近年來,我國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數量及金額均實現突破性增長,單筆交易金額不斷創新高。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44起,披露的交易金額達到275.50億美元,相比2021年交易總額實現翻倍。
業內人士認為,國產創新藥海外商業化進程有望加速,并獲得豐厚的現金流回報。
挖掘投資機會
創新藥“出海”提速,將為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復宏漢霖董事長張文杰表示,中國生物制藥企業“出海”的前提是擁有高質量的產品。從腫瘤藥物的發展歷史里看,從手術到放療、靶向治療、新一代免疫治療,再到抗體偶聯藥物,每一次迭代都會出現新一代產品。
康寧杰瑞創始人、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徐霆認為,基因編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醫藥行業應用還需要時間沉淀。
“創新藥行業歷經寒冬洗禮,沒有競爭力的企業將會被淘汰。”基石藥業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楊建新認為,當前,我國醫藥行業優勢仍然存在。對投資人來說,現在是收購的有利時機。
中康產業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偉認為,國際化已成為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中國醫藥企業需要進入歐美市場,與跨國藥企展開競爭,才能真正成長起來。
從投資策略看,興業證券認為,近期醫藥板塊出現較大幅度調整,但行業長期成長邏輯不變。醫藥行業需求穩定,同時支付端總量每年保持穩定增長。長期看,具備差異化創新品種的公司將長期向好。在醫保政策方面,近期多項政策出臺,支持鼓勵創新。
從投資布局角度看,興業證券認為,可以重點關注創新藥、創新器械、優質醫藥國企三條主線。
民生證券認為,醫藥創新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看好具有技術平臺及“出海”潛力的公司。國內創新藥審評要求趨嚴,長期來看有利于優勝劣汰,改善同質化競爭格局。建議關注具有新型技術平臺的公司,如ADC和雙抗領域相關標的,以及具備國產創新藥對外授權潛力的公司。西南證券表示,當前,醫藥板塊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間,后續醫藥行業有望出現結構性行情。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