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12:20 來源:中醫中藥 閱讀量:5297
功能主治
治久痢,崩中帶下,頭風目眩,創仿出血,瘺瘡。
①《別錄》:療金瘡止血。下頷骨,主小兒諸癇。
②《藥性論》:治久痢、勞痢。
③《唐本草》:下頷骨,主諸瘺,燒灰,酒服。
④《日華子本草》:燒灰用,亦壯陽,止瘧。
⑤《醫學入門》:補虛壯陽,治頭風眩,主崩中帶下,血痢,燒灰,酒下。
⑥《綱目》:治癰疽惡瘡,解顱。
用法用量
內服:燒存性研末。外用:燒灰調敷。
附方
①治久赤白痢不瘥:紫筍茶一兩,臘月狗頭骨一兩半(燒灰)。上藥,同細研令勻,每服不計時候,以粥次調下二錢。(《圣惠方》紫筍茶散)
②治久痢、勞痢:狗頭骨、干姜、莨菪(焦炒見煙)。為丸,白飲空心下十丸。(《藥性論》)
③治少小洞注下痢:狗頭骨灰,水和服之。
④治婦人赤白帶下久不止:狗頭燒灰細研,每于空心及晚食前,以暖酒調下一錢。
⑤治附骨疽及魚眼瘡:狗頭燒煙熏之。
⑥治癤子:狗頭骨,蕓薹子。上二味等分末之。醋和敷上。
⑦治惡瘡不愈:狗頭骨灰,黃丹末。等分敷之。
⑧長肉生肌:老狗頭腦骨二兩,桑白皮一兩,當歸二錢半。為末,麻油調敷。(《仁齋直指方》)
⑨治鼻中息肉:狗頭灰方寸匕,苦丁香半錢。研末吹之,即化為水,或同硇砂少許。
⑩治夢中泄精:狗頭鼻梁骨燒研,臥時酒服一錢。
⑾治小兒囟陷:狗頭骨炙黃杵末,雞子清調敷。
⑿治頭風白屑作癢:狗頭骨燒灰,淋汁沐之。
⒀治打損接骨:狗頭一個,燒存性為末,熱醋調涂,暖臥。
各家論述
《本草經疏》:狗頭骨,《本經》無氣味,察其功用,應是甘咸溫之物。咸能入血,甘能補血,溫能和血。故主金瘡止血也。
摘錄
《*辭典》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