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6 16:50 來源:中醫中藥 閱讀量:5528
地龍味咸,性寒。有清熱利水、通經絡的作用。溫熱病高熱而狂言語亂、甚或抽搐者,可用地龍清熱而安神、止痙。常配合黃連、郁金、遠志、大青葉、菖蒲、天竺黃、連翹、藤等同用。因濕熱積蓄于中、下二焦而出現腹水,下肢浮腫,小便不利者,可用地龍清熱利水,常配合豬苓、茯苓、車前子、大腹皮、冬瓜皮、澤瀉、木通等同用。
地龍性善下行而利水濕,故常用于腳氣所致的足跗浮腫、腳縫濕癢、頑麻足軟等癥。可配合木瓜、防己、吳萸、檳榔、紫蘇等同用。對四肢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等癥,本品有通經活絡的作用,可配合桑枝、桂枝、絡石藤、紅花、炙山甲、伸筋草等同用。近些年來用地龍治支氣管哮喘有效,有的做成粉劑服用,有的做成注射液應用。穿山甲、地龍均有通經活絡、引藥直達病所的作用,但穿山甲偏走全身、無處不到,地龍偏于下行,故治腳氣常用,并能利水濕而消水腫。用量一般一至三錢。據近代研究報導,地龍有擴張支氣管的作用;有解熱作用;有抗組織胺作用;有降血壓作用。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