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7 13:24 來源:中醫中藥 閱讀量:15235
21.當歸
當歸又名秦歸、西歸、為傘形科植物當歸Diels)的干燥根。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能。
當歸喜涼爽、濕潤的氣候。野生資源僅分布于甘肅漳縣、舟曲境內人跡罕至的高山叢林。當歸均為栽培品,宜在海拔2000米以上高寒潮濕山區生長。分布于甘肅、寧夏、青海、陜西、湖北、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主產于甘肅岷縣、宕昌、渭源、漳縣及武都、文縣、卓尼、臨縣等縣,量大質優,稱“秦歸”或“西歸”,銷全國并大量出口。云南維西、德欽、中甸、蘭坪等縣產量次之,質量亦佳,稱“云歸”。其次,四川南坪、平武、寶興縣及陜西隴縣、平利縣產量亦較大。
甘肅是我國最大的當歸產區,年產量占全國的90%以上。甘肅岷縣、宕昌栽培當歸歷史悠久,在長期生產實踐中,形成了著名的“秦歸”基地,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建國后,生產發展較快,常年種植8萬畝左右,年產量在8000—10000噸,年銷售量6000—8000噸,產銷平衡。80年代以前,當歸的生產除60年代初期因自然災害而嚴重減產外,生產穩步發展,產、銷基本平衡。80年代開始,種植面積大幅度增長,年產量高達4萬噸,為當年銷售量的4倍,造成商品的大量積壓,藥材部門無力收購,嚴重地影響了藥農的生產積極性。
據統計,全國當歸年需要量約1.2萬噸左右,按甘肅當歸平均畝產125公斤計算,每年種植10萬畝即可。應認真分析當歸的產銷規律和發展趨勢,制定長遠規劃,加強宏觀調控,使當歸生產有計劃發展。近年來對當歸進行了深度開發的系統研究,創制了腹寧滴丸、濃當歸注射液、當歸精油注射液、歸麻止痛膏以及當歸多糖飲料、當歸美容霜等一批新產品,投放市場后,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良好,應加強宣傳,進一步打開國內外市場。"
22.肉蓯蓉
肉蓯蓉又名蓯蓉、大蕓。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的干燥帶鱗片的肉質莖。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的功能。
肉蓯蓉寄生于梭梭等植物的根部,梭梭樹等喜生于輕度鹽漬化、地下水位高的固定或半固定沙地、荒漠戈壁中。分布于內蒙古、新疆、甘肅、青海、陜西等省、區。近些年來,由于梭梭木大面積減少,肉蓯蓉分布面積急劇下降。現在資源相對集中的分布區主要有內蒙古額濟納旗、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烏拉特后旗;新疆民豐、阿瓦提、且末、柯坪、庫爾勒、福海、布爾津、阿巴河、若羌、博樂等縣、市及甘肅酒泉地區。由于肉蓯蓉分布區域縮小,產量下降,供需差距拉大,商品中出現了近緣種代用的情況如:
肉蓯蓉近緣品種表,基原植物迷肉蓯蓉,商品名稱梭梭大蕓,分布區新疆阿勒泰、福海、沙諺等地,寄主梭梭;基原植物管花肉蓯蓉(C.tubulosa),商品名稱紅柳大蕓,分布區新疆民豐、且末、皮山、于田、巴楚等地;寄主檉柳屬植物;基原植物鹽生肉蓯蓉(C.salsa),商品名稱鹽生大蕓(白刺大蕓),分布區內蒙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盟、巴彥淖爾盟、伊克昭盟、阿拉善盟等及新疆、目肅、青海、寧夏部分地區,寄主鹽爪爪屬、枝柳屬、白刺屬植物;基原植物沙蓯蓉(C.sinensis),分布區內蒙分布同上;寧夏鹽池、陶樂、靈武及甘肅部分地區,寄主紅砂珍珠柴、沙冬青、霸王鞭等。
肉蓯蓉為野生藥材,梁代陶弘景《名醫別錄》載“肉蓯蓉生河西山谷”,說明當時甘肅河西走廊已出產肉蓯蓉。據考證,新疆所產肉蓯蓉經占絲綢之路運銷內地。但由于人類社會活動的影響和長期開發利用,甘肅肉蓯蓉資源已瀕枯竭。內蒙古產區梭梭的覆蓋率已由50年代30-40%下降到4.5—5%,年收購量由同期300噸下降到100噸左右。目前新疆已成為肉蓯蓉主要產區,年收購量已達300噸。
<<<<<123>>>>>|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