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09 19:58 來源:中醫中藥 閱讀量:5584
利水消腫;清熱解毒;補虛。主水腫;膨脹;黃疸;蝦蟆瘟;小兒熱瘡;痢疾;疳疾;勞熱;產后體弱。
內服:煎湯或煮食,1-3只;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調敷。
1.《名醫別錄》:主小兒赤氣肌瘡,臍傷,止痛,氣不足。
2.《日華子本草》:治小兒熱瘡。金線蛙去癆劣,解熱毒。
3.《本草衍義》:解勞熱。
4.《日用本草》:治小兒赤毒熱瘡,臍腸腹痛,疳瘦肚大,虛勞煩熱,胃氣虛弱。
5.《本草綱目》:利水消腫。燒灰,涂月蝕瘡。
6.《陸川本草》:滋陰降火。治陰虛牙痛、腰痛、久痢。
《中華本草》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