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2 16:56 來源:網絡 閱讀量:18578 會員投稿
“創新科技,智領未來”,2023年10月28日-31日,第88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行。作為CMEF上最具影響力的品牌活動之一,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和國藥勵展共同舉辦的第十二屆智慧醫療論壇于10月29日成功舉辦。為助力醫療領域的研究與傳播,共同為智慧醫療建設貢獻力量,本次活動邀請了十一位嘉賓來現場分享,參與醫療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趨勢的討論。
參與本次論壇的嘉賓包括:亞馬遜云科技大中華區醫療與生命科學行業總監黃慶春、科技部中國科技產業化促進會信息技術專委會主任康健、北京九都佳德科技開發公司CEO隋斌、君聯資本執行董事戚飛、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李亮、動脈網蛋殼研究院院長姜天驕、亞馬遜科技大中華區首席醫療行業總監李健、微基因公司董事長陳鋼、長海資本創始人王可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研究員博導帥梅、聯想之星董事王一。
本次活動分上、下午共兩個論壇,嘉賓們圍繞主題“醫療科技創新與投資”和“醫療產業發展趨勢與機會”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黃慶春重點介紹了亞馬遜的創新文化和創新團隊運營模式。他提到亞馬遜鼓勵員工針對用戶痛點進行創新,旨在滿足用戶需求、提升用戶體驗、提高生活和工作效率,在此基礎上積極推動創意的產生和落地。
康健提到,公司量化投資流程主要包括數據收集、因子挖掘、收益預測、組合優化四個環節,每一個環節都用到了AI技術,AI領域的數據、算法、算力三要素,對整個量化投資都進行了巨大的賦能。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經覆蓋了公司的整個投研系統以及風控系統,未來人工智能在量化投資策略的迭代創新中將愈發重要。
隋斌指出,把數據資源標準化、結構化、流程化,才能轉為數據資產,用于到業務之中才能產生效益。打造覆蓋診療全過程,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模式,完成數據結構化、標準化,可有效提升數據資產價值。這樣既能提高醫生的工作效率減少浪費,也能提高患者的就醫體驗和滿意度。
戚飛就醫療行業投資的機遇與挑戰進行了分享,他詳細地分析了目前的資本市場環境與趨勢,介紹了生物醫藥產業的趨勢和變遷,并針對投資方面給出一些的案例分享和建議。
姜天驕分享了自己對醫療健康產業趨勢研判與展望。他表示,數字療法是數字技術在醫療領域持續演進的必然趨勢。從醫療健康產業全景角度看,除少數領域外,創新能力與研發能力越來越成為驅動各個細分賽道的重要因素。不論從產業競爭(例如創新藥前三名)、全球市場(成為爆品的必經之路)、定價能力(突破國內集采桎梏)等角度看,創新研發均是重要破局點。創新不僅僅是一種商業價值創造手段,更成為國家戰略和安全的重要保障。
陳鋼結合自己的創業經驗,分享了在基因檢測行業的出海與投資探索和實踐得出的經驗和教訓。他表示,基因檢測是從技術研究到最終影響臨床的一個過程。當下是基因檢測出海的好機會,中國基因檢測供應鏈已經具備競爭優勢,基因檢測出海區域的選擇要考慮多種因素,以及目標人群遺傳特征。
王可書分享了對醫療投資創新方向觀察,主要集中在醫療器械診斷和生命科學這個領域。對于未來,他表示中國醫療產業的紅利肯定還是會持續存在的,一定要追求性價比更高的國產化的機會。對于企業家們和投資人來說,現在要做的是怎么樣去更好優化自己的內功,為國家、為老百姓貢獻力量。
李健針對大模型時代對醫療行業的影響與機會進行分析。他提到,生成式AI在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場景眾多,主要包含四個部分:第一,加速藥物研發,設計生成抗體、疫苗、基因;第二,優化文檔處理和報銷流程,提升效率與體驗;第三,提供更好的個性化醫療;第四,合成患者和醫療數據,用于臨床實驗和疾病研究。
帥梅結合自己的創業經驗,分享了康復機器人的應用與未來。她指出,目前已經有大量的先進技術接入到了康復的行業,以先進的智能設備為核心,搭建康復治療的平臺。通過AI智能技術導入頂尖康復機器人的應用,能快速地給醫院導入高質量的醫療服務能力,最終的目的是讓廣大的民眾通過先進醫療服務獲益。
本次通過各位專家學者、藥企管理者和醫藥行業投資人的分享和研討,從醫療管理現狀到創新前沿科技、從醫療產業發展趨勢到未來機遇和挑戰,為我們多角度全視角解讀了智慧醫療的發展現狀和機遇挑戰。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