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05 23:46 來源:健康常識網 閱讀量:17895
春色正中分,陰陽兩均衡 今日春分,不過天氣還比較涼。 春分,全年第四個節氣。;分;,《說文解字》解釋為;別也;,就是用刀把東西切成兩半。 春分,這把切開時間的;刀子;,究竟分了什么呢?平分了春季,前后各一半;平分了晝夜,白天和黑夜長度相等;平分了寒暑,實現了冷和熱的平衡。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漢middot;董仲舒《春秋繁露middot;陰陽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陽在正東,陰在正西,謂之春分。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日月陽陰兩均天, 玄鳥不辭桃花寒。 從來今日豎雞子, 川上良人放紙鳶。 正好應了《春分》詩中的;玄鳥不辭桃花寒;。;桃花寒;真的很適合用來形容北方早春的天氣,前一天還陽光明媚,熱得人出汗。一轉眼又冷得刺骨,桃花在雨中瑟瑟發抖。 蘇軾有詩《癸丑春分后雪》;;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古人云:;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可見春分是一年四季中陰陽平衡、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時期,此時,人體血液處于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于相對高峰期,此時極易引發一些非感染性疾病。 那么春分養生有哪些要點? 1、重在養肝。 因為春季與五臟的肝相應。除了應遵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大原則外,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 同時,春分更是調整胃氣的良好時機。春分時節,首要是通過特殊的飲食養生,保持臟腑的陰陽氣血平衡和功能旺盛。 春天是肝氣生發的季節,陰陽平衡失調,往往容易導致肝氣疏泄失調。 中醫認為,肝主情志。再加上現代人群工作生活壓力過大,容易出現莫名的情緒波動、頭暈、失眠、疲憊等不適。 因此,肝氣郁滯是這段時間的常見問題。 2、平衡陰陽。 春分時節多風多雨,天氣變化劇烈,人之肝陽亦隨天地愈發活躍。陰陽失調、氣血過旺,往往會導致體弱者生病,舊病者復發,以及莫名的情緒波動,出現頭暈、失眠、眼干等不適。而春分養生的關鍵,在于一個;分;字,此時的節氣特點是晝夜平分,陰陽各半。 所以,人也要應時而變,以和為貴,以平為期,有目的地進行調養,使機體保持相對平衡的狀態,這才是根本。 春分飲食講究;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此時多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補充冬季體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消耗,對養生大有裨益。 3、扶陽祛寒 春分一到,雨水明顯增多,氣候溫和,陽光明媚,此時順應自然之氣,人體呈現陰消陽長,陰氣漸收,陽氣漸長。 此外春分時節,風木過旺,會催出體內的寒濕之邪,在體表的表現就是:癢。風善行數變的所以在春季,我們常常會出現不固定的;癢;這種風象,有時手足癢,有時腰背癢。再加上,風邪易襲陽位,故也會引起鼻子癢、眼角癢hellip;hellip; 而陽氣不足,是沒辦法靠自身正氣祛除外邪的。所以春天要養陽,這一點千萬別忽視了。 4、慎防過敏 春分,百花盛開,很多人忍不住停下腳步,細細觀賞。隨著空氣中花粉增多、漫天柳絮,很容易誘發過敏反應,出現咳嗽、噴嚏、流淚等。 春天風多,易侵襲腠理,而且春季陽氣升發,天氣轉暖,導致毛孔張開,衛氣不固的人更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再加上晝夜溫差大,所以風容易帶著寒氣侵襲皮膚,可能會導致過敏性蕁麻疹、濕疹、皮炎。 因此,過敏體質的應盡量避免,去花草樹木多的地方。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