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14 13:01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7864
隨著人口老齡化,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痛風、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加之新冠、流感的沖擊,不少人都會屯備藥物在家。而為了追求更健康的體魄,很多人還會西藥、中成藥、營養保健品一起吃。這種種原因導致臨床上愈發多見肝損傷的病例。
阿姨感冒自行吃藥,吃出肝衰竭
浙江65歲的張阿姨,一周前出現了頭痛、乏力、鼻塞的癥狀。參考過去的“感冒經驗”,她先后給自己安排了止痛片、對乙酰氨基酚以及感冒膠囊,服藥后,卻出現了惡心噯氣、腹部脹氣等不適。張阿姨想著可能是感冒引發的胃腸道不適,也沒有太在意,繼續堅持“自行用藥治療”了幾天。后來,女兒發現她的精神越來越差、臉色也變得蠟黃,就帶她去醫院掛號檢查。醫生發現,張阿姨肝功多項指標都出現異常,存在肝衰竭的情況。這個檢查結果把張阿姨嚇傻眼了,自己也沒有肝臟疾病病史,怎么突然就肝衰竭了?醫生通過問診及排查后,得知張阿姨前些天一直有自行服藥,考慮她的肝衰竭是由藥物性肝損傷引起的。
啥是藥物性肝損傷?什么藥物可造成肝損傷?
藥物性肝損傷,也叫做藥物性肝炎,通常指由一些化學藥、生物制劑、中成藥、中藥方劑、營養保健藥品、膳食補充品等等導致的肝臟組織損傷。
目前,科研人員已證實能夠直接造成肝臟細胞組織損傷的藥物超過一千種,其中包括這幾類人們常用的藥物:
1、非甾體類抗炎藥:阿司匹林、布洛芬、雙氯芬酸、吡羅昔康等;
2、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藥物: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3、抗結核類藥物:乙胺丁醇、利福平、吡嗪酰胺、異煙肼等;
4、咪唑類抗真菌藥物: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等;
5、抗腫瘤類藥物:甲氨蝶呤、阿霉素、阿糖胞苷、長春堿類等;
6、其他:中藥三七等。
哪些情況更容易造成藥物性肝損傷?
1、長期或過量使用藥物的人群:長時間使服用一種藥物或者超過推薦服用量,都會增加肝細胞組織損傷的發生概率。
2、有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群:中老年人隨著年紀增加,肝臟代謝酶的活性會慢慢降低,而慢性疾病往往要求長期用藥,這情況出現肝臟損傷的風險就會增加。
3、過去曾有或現有肝臟疾病的人群:如果過去曾經罹患或現在依舊存在肝臟疾病,像脂肪肝、乙型肝炎、酒精肝等,服用一些藥物可能會加重肝臟負擔,增加肝損傷的發生概率。
4、經常多種藥物疊加應用的人群:短時間內服用多種不同藥物,藥物之間可能互相作用,大大增加肝臟代謝負擔,也增加了肝細胞組織損傷的風險。
為了避免發生藥物性肝損傷,我們日常應用藥物一定要加倍謹慎。對于確實需要用到可造成肝損傷藥物的患者,服藥物必須咨詢專科醫生意見,按照醫囑規范用藥,并做好定期肝臟功能檢查。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