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28 03:05 來源:健康常識網 閱讀量:18441
這些心血管疾病信號極易被忽視! 尤其是一些不典型癥狀,很容易被忽視。 心腦血管疾病起病急,癥狀五花八門,尤其是一些不典型癥狀,很容易被忽視而耽誤病情。 心梗;體檢難發現,警惕6個癥狀 心梗這件事,不管你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還是年過半百的中老年人,都有必要關注。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寶濤指出,即使平時生活一切正常,體檢報告沒什么問題,也并不代表不會發作心梗。出現以下六大癥狀一定要注意。 1)胸痛 胸骨后或心前區突發的、劇烈的壓榨性疼痛是心梗的典型癥狀,并且短時間內(10分鐘~20分鐘)不能緩解,這種疼痛屬于內臟性疼痛,痛感范圍比較大,不同于針刺皮膚的點狀疼痛。 2)胸悶氣緊、呼吸困難 胸骨后有明顯發悶緊縮感,胸口像壓了塊大石頭喘不過氣,持續時間較長。 3)左肩、左上臂、頸部、背部、下頜疼痛 胸部疼痛放射到左肩、左上臂、頸部甚至背部,同時伴有胸悶氣緊的感覺,也要警惕心梗。如果沒有牙科疾病的患者突然出現下頜疼痛,特別是伴有諸多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患者,要注意排除冠心病。 4)急速出汗 胸悶且突然大汗淋漓,也可能是心梗發生征兆。急速出汗表明激發了人體的應激反應。 5)暈厥 心梗患者還可以突發暈倒和不省人事而發病,尤其老年人要特別注意。 6)上腹痛、惡心嘔吐 如下壁心肌梗死,由于發病位置靠近膈肌,患者可能表現為上腹部疼痛伴惡心嘔吐等不適。通常還可能伴有面色蒼白、出汗等。 冠心病;癥狀千奇百怪易漏診 冠心病的癥狀五花八門,多數人常見胸痛胸悶癥狀,但還有一些少見罕見癥狀,患者很難和心臟聯系起來,這就容易導致誤診漏診。為讀者們分享幾個醫生的親身經歷。 北京胸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師張健表示,冠心病常見癥狀是胸痛,可一旦疼痛位置離心臟遠了,就容易被患者忽略,就會誤診、漏診,最終釀成大禍。 一位患者來自長春五十多歲,經常左下頜牙痛,多年輾轉于口腔科檢查,什么也查不出來。后來找到我,讓他含服;消心痛;,一兩分鐘牙就不疼了。再后來找到狹窄的冠脈并開通,從此以后牙痛消失。表現為牙痛的冠心病,有個很危險的地方:如果牙痛的部位確實存在牙病,特別容易誤診漏診,帶來的危害更大。因為針對牙病,若牙醫建議拔牙,拔牙要使用麻藥,麻藥是收縮血管的藥物。心肌缺血再收縮血管,雪上加霜,可能會導致猝死。 有患者疼痛位置在肩膀,肩胛骨的位置,這個位置容易和肩周炎混淆;還有患者疼痛會放射到左臂,最后發現是心肌缺血的癥狀;還有患者疼痛位置在后背,這個位置會誤以為是頸椎病,貼膏藥都不見效果,其實也是冠心病的常見癥狀。 腦梗;有這3個信號趕緊去醫院 腦梗即卒中是有明確危險因素的,更多的危險因素是可以被控制的,且大約有 90%的卒中是由這些常見的、可以被改變的原因所導致。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何俐強調,快速識別可疑卒中、快速送醫,是挽救卒中患者的關鍵。;中風 120;口訣,通過3個簡單步驟,可幫助大家迅速判斷是否是卒中: 1看,一張臉是否對稱; 2查,兩只胳膊是否都能正常抬起; 0(聆),聽說話是否口齒不清。 突然出現上述任何一種表現,都有可能是卒中,應立刻撥打;120;快速送到附近有卒中救治能力的醫院。 千萬不要想著先休息一陣子,看會不會自動緩解;也別非要等子女回來再說。 腦缺血;不同腦區癥狀不同 大腦內的不同部位,分別控制著語言、感覺、運動等功能,只有各部位的血液供應正常,才能保證相應的人體功能正常。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吳波表示,出現這些癥狀時,大家要注意警惕是否為腦缺血。 1)偏身運動障礙 通俗來講就是;偏癱;,走路時出現;走一步劃半個圈;的特殊姿勢(偏癱步態)。 2)偏身感覺障礙 偏癱患者往往還會伴隨著某一側的痛溫覺減退,就是對痛覺和溫覺的感知能力減弱。 3)失語 不同片區受損可出現不同類型失語特點。構音障礙就像常說的;大舌頭;。 4)偏盲 指一側或雙側眼睛正常視野中有一部分視野出現缺失。 5)意識障礙 嗜睡、昏睡等屬于意識障礙。 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更怕低血壓癥狀 高血壓患者除了怕血壓升高,其實也怕血壓過低。尤其老年患者,一旦遭遇低血壓,可使原有心腦血管疾病癥狀加重甚至發生意外。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老年醫學中心主任醫師張新軍介紹,這種情況臨床多見,主要是老年人動脈血管硬化,血管反射機制的調節功能減退;不適當地使用降壓藥物;老年人大腦血流量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血壓稍有下降即可能產生較嚴重腦缺血癥狀等。 一般會出現頭昏乏力癥狀,嚴重者甚至導致意識模糊或暈厥。低血壓對人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心臟、腎臟、大腦等器官供血不足。老年高血壓出現低血壓癥狀,通常表現與體位變動密切相關,如有些人從座位上站起來時,會因為頭暈而摔倒。 更多心血管臨床知識哪里看?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