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1-30 11:06 來源:健康常識網 閱讀量:7292
;濕熱;比;干熱;更危險,超過34℃就增加心臟負擔三伏天的到來,讓全國各地陸續進入;桑拿;和;蒸烤;模式。這個時期氣溫高、濕度大,讓人感覺每天仿佛置身蒸籠之中。除了;熱到融化;的不適之外,上悶下蒸的天氣還會給心血管帶來;暴擊;。近日,刊登在美國《應用生理學雜志》上的新研究提醒,濕熱超34℃,就會增加心臟負擔。結合研究并采訪專家,告訴你如何不被桑拿天;蒸;服。受訪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楊進剛濕熱超34℃,心臟就會;緊張;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在潮濕的情況下,即使是34deg;C的氣溫,就能讓人的心率穩步上升。這意味著心血管負荷的加劇,也是極端高溫天氣下;心臟掙扎;的信號之一。研究人員邀請了51位年輕、健康的參與者,在特定的環境室中進行低強度體力活動。為了確定誘發心臟風險的溫度/濕度閾值,環境室內的溫度及濕度每5分鐘上升一次。與此同時,研究者會監測所有參與者的核心體溫和心率。結果顯示,持續悶熱的環境會使參試者心率不斷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潮濕環境下僅需34deg;C就能增加心血管負荷;但當空氣干燥時,這一臨界值將提高到41deg;C。并且,該研究發現,在人體核心體溫升高之前,高溫就已經開始攻擊心血管,使心臟;緊張;了。相同溫度下,濕熱比干熱更難熬人是恒溫動物,自身可調節體溫,當空氣溫度高過體溫時,可通過出汗蒸發來散熱降溫。但當空氣中溫度和濕度均過高時,人體通過出汗散熱的效率就會變低。氣象學一般使用;濕球溫度;來表征氣溫變化對人體的影響,它是指空氣通過水蒸發能降至的最低溫度。通常認為,當濕球溫度達30℃以上,人就會感覺;窒息;般的濕熱;達到35℃,人就可能因無法排汗而導致代謝紊亂,造成生病甚至死亡。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NOAA)炎熱指數表明,當氣溫高于一定數值后,在相同氣溫下,相對濕度越大,體感溫度的增幅就越明顯。當氣溫超34℃、相對濕度達到50%時,體感溫度能達到39.4℃;體感溫度還會隨濕度升高而升高,相對濕度超80%時,體感溫度甚至能達到53.9℃。高溫、高濕帶給身體多重打擊高溫、高濕是一對夏日;雙煞;,在它們的相互影響下,人體全身血管擴張、大量出汗甚至脫水。影響睡眠潮熱天氣讓人輾轉難眠,且夏季晝長夜短,易睡眠不足,提高血壓和心率的平均水平,增大心血管系統的工作壓力。引發中暑直接影響身體散熱功能,導致戶外工作者發生中暑。持續高溫還會讓心情易煩易躁,嚴重者甚至會;情緒中暑;而導致行為失控,與人發生摩擦或爭執。體內電解質流失高溫、高濕天氣出汗量增大,可能讓體內鉀、鈉等電解質流失,導致低鉀/鈉血癥的發生。潮濕、不流通的空氣易滋生病菌,空氣中增多的過敏原還會加重過敏等呼吸系統疾病負擔。誘發心梗高溫積蓄體內讓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高濕則讓人胸悶氣短、喘不上氣。人體的這些變化可能導致血液黏稠、血氧含量下降、心跳變快、心肌耗氧量增加,進而增加心臟泵血負荷,引起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甚至心肌梗死。如何不被桑拿天;蒸;服?上悶下蒸的;桑拿;天氣,我們該怎樣安然度過?從內到外調養身體,才是最佳的消暑方法。開空調首選除濕模式感到悶熱不適時,一定要及時把空調打開,尤其是老人和兒童,使用前要清洗干凈。當室溫降至體感舒適范圍后,可將;制冷;模式改為;除濕;,降低室內濕度。注意適當通風、不要徹夜開。注意室內外溫差室內外溫差不要太大,將空調調至26℃左右更舒適,有腦梗、高血壓病史的老人更要注意。選對衣服做好防曬盡量穿輕便、淺色、棉質、透氣的衣物,如需外出,可戴上遮陽帽和墨鏡,出門前涂抹防曬霜,在戶外應每隔兩小時重新涂抹一次。少量、多次補水注意補充水分,盡量少喝涼水或冰鎮飲料。適當吃一些菠菜、香蕉、紅薯等含鉀量豐富的食物。大量出汗后,可額外補充鹽分和礦物質。喝點消暑粥減少生冷食物的攝入,推薦在桑拿天喝點粥。荷葉綠豆粥、薏米紅豆粥、絲瓜粳米粥等都有益消暑化濕。運動量力而行溫度高、濕度大時不利于身體排汗,建議減少劇烈運動,并將鍛煉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選在空氣流通的室內進行。心情也要納涼心情平靜,交感神經張力就會下降,血壓、心率、代謝、體溫也隨之下降。感覺煩躁時,可以用擊掌和跺腳的方法緩解怒氣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