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31 10:37 來源:中華健康 閱讀量:7039
大蒜,辛,溫,有強烈刺激性氣味。藥用以獨頭紫皮大蒜為佳。核心成分是大蒜素,有抗菌、消炎、健胃、驅氣、鎮靜、鎮咳、祛痰、強壯等功用。下文做了具體介紹,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1.預防流行性感冒:大蒜搗爛取汁,加水10倍, 用以滴鼻,或口含兩片生大蒜亦可。
2.感冒,頭痛鼻塞,惡寒發熱:大蒜、蔥白、生姜適量等分,煎湯溫服,出汗即愈。
3.急慢性鼻炎,鼻竇炎:大蒜搗汁,加甘油兩倍,再用鹽水洗鼻后,拭干,以棉球沾藥塞于鼻內。
4.百日咳,上感咳嗽,急慢性支氣管炎等:紫皮大蒜1球,去皮切碎,桔餅1個亦切碎,共加水一碗,煮一、二沸, 過濾去渣,再加白糖適量,1日分2至3次服。
還可用大蒜瓣搗爛如泥,均勻攤于紗布上,厚約3-4分,于睡前敷貼于兩足底(足底必須先涂凡士林或豬油,以防起泡),上面再蓋一層塑料膜,穿上襪,翌晨除去。如果足底沒有痛楚,可以連敷3~5晚,或隔天敷一次。此法亦適用于其他晚間劇咳。
5.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獨頭大蒜1個,切薄片,平放于“大椎”穴,以艾絨搓成如小豆大的團,放在蒜片上點燃,連灸2至3炷,以感覺灼痛、不起泡為度,隔天或2至3天灸1次。
亦可用紫皮大蒜瓣15片,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1.5分鐘,取出,以其水與糯米一兩,煮成稀粥,然后再將原蒜瓣放入粥內攪拌均勻即可食用,食此粥同時食白芨粉1錢。如此早晚各吃一次,連吃10-15天,暫停3天再吃。
6.鼻衄不止:生大蒜2、3瓣搗爛,攤在布上,如錢幣大,貼于足底涌泉穴,包扎固定,左鼻出血貼左足,右鼻出血貼右足,兩鼻出血俱貼之,至足底痛甚起泡即除去
7.瘧發不止:生大蒜頭搗爛,鵝不食草研末,與蒜一起搗和,做成小餅如“棋子”大,敷于“大椎”穴或“太淵”穴,以發泡為度。另以1兩大蒜搗碎如泥,與水飛雄黃5錢一起做成小豆大丸子,每服1錢,日服2至3次。
8.上消化道出血:大蒜瓣4份,玄明粉1份,混合搗爛后,取3兩,用四層紗布包裹,貼敷足底涌泉穴縛定,于3至4小時后除去,每日貼敷1次,直至血止后停藥。注意貼藥前腳底心需涂一層凡士林,以防足底起泡。
9.痧氣腹痛,中暑,心胸脹悶,嘔吐瀉痢:生大蒜1球,去皮膜切成細粒,溫水送服,1日2至3球,重癥可加倍用。 .
10.急性闌尾炎:大蒜50%,芒硝、大黃各25%,搗如泥,加醋少許攪和,敷壓痛點上,厚約一寸,四周以紗布圍成圈,防藥液流出,2小時后去除,再用大量敷上。共治344 例,有效率96.2%。
11.腸炎,痢疾:大蒜3至5錢搗爛,馬齒莧1至2兩,煎水1碗,沖入蒜泥,過濾得汁,也可加糖,1日2次分服,。
12.阿米巴痢疾:每日用5%至10%大蒜浸液灌腸,同時用大蒜1錢半,切成小粒,溫水吞服,1日2至3次。
13.鉤蟲,蟯蟲:生大蒜適量,切細粒,空腹吞服。或用大蒜搗爛,調入凡士林,臨睡時涂于患者肛門周圍,第二天洗滌清潔,連涂3至5晚(用于蟯蟲病)。
14.高血壓:每天早晨空腹吃糖醋大蒜1-2球,并連帶喝一些糖醋汁,連吃10-15天,能使血壓比較持久地下降。又據報導,此法對于哮喘、慢性氣管炎的頑固咳喘等也有效。
15.預防凍瘡:入冬前將紫皮大蒜搗爛,擦在常患凍瘡處,每日1次,連擦5-7天。如皮膚起泡,可暫停用。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