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7 08:27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7592
近日,“孩子甲流剛好又中招乙流”“為什么有人說乙流是‘王中王’”“乙流中招怎么辦”等多個詞條沖上熱搜。繼支原體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甲流之后,乙流再次受到關注。
1月4日,國家流感中心發布最新一期《流感監測周報》,數據顯示,全國乙型流感占比連續6周上升。具體來看,北方已連續9周上升,從第44周的4.2%上升至第52周的47.3%;南方已連續6周上升,從第47周的11.6%上升至第52周的26.4%。
如何分辨甲流和乙流?相較往年,本輪乙流病毒是否更“兇猛”?一旦感染了乙流病毒,應如何應對?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專訪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副主任醫師王一民。
甲流乙流癥狀無明顯差異
但乙流很少出現大暴發
記者: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何區別?王一民:普通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包括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還有少部分由細菌感染引起。普通感冒的臨床癥狀通常較輕,主要表現為流涕、咳嗽、鼻塞、咽痛、發熱等,一般1周內自愈,很少影響正常工作和學習,也很少出現肺炎、心肌炎等并發癥。
流感是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其中人類流感病毒主要分為甲型和乙型。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高熱、乏力、全身肌肉酸痛、頭痛、關節痛等,可能伴有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癥狀。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發病率高,傳染性強,易暴發,社會危害性較大,且容易引發肺炎、心肌炎、腦病等并發癥。
王一民: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乙型流感則是由乙型(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從臨床表現看,甲流和乙流的差異并不大,都主要表現為高熱、全身肌肉酸痛、頭痛、乏力、咽痛、咳嗽等。很難從癥狀上進行分辨,可通過抗原明確診斷。一般而言,乙流的癥狀相較于甲流更加溫和,但也存在個體差異。
此外,甲流病毒很容易發生變異,流感大流行就是甲流病毒出現新亞型或舊亞型重現引起的。它在人群中傳播、暴發的風險比乙流更大,不僅人類能感染,禽類也能感染。我們此前經歷過的流感大流行基本都是由甲流病毒引起的,比如H1N1、H3N2、H7N9等,乙流病毒則很少造成人群中的大暴發。
不具有交叉免疫機制
甲流乙流不會疊加感染
記者:近期已感染過甲流的人群,是否可能繼續感染乙流?兩者是否可能疊加感染?
王一民:甲流病毒和乙流病毒是流感的兩種不同亞型,不具有交叉免疫機制,對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仍有可能感染另一種病毒。但甲流病毒和乙流病毒對人體有很強的免疫原性,一般而言,一年內感染同種亞型流感病毒的概率較小。同時感染甲流和乙流病毒的情況也不太可能發生。
此外,部分患者在社交平臺上反映自己先在醫院被診斷為甲流,癥狀消失幾天后,再次出現流感癥狀,他就認為又感染了乙流。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患者又感染了乙流,也可能是在上一輪治療中,患者體內的甲流病毒未被完全清除,出現了反復。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