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05 01:35 來源:人民網 閱讀量:8112
春節臨近,這幾天低溫天氣仍持續,在寒冷天氣,我們容易感覺餓得快,更想吃東西。這是因為在低溫環境下,我們身體內的三大營養素消耗會增加,以提供能量來維持人體的溫度。寒冷在消耗我們更多能量的同時,與能量相關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消耗量也明顯增加。維生素C和維生素A消耗也增加,此外,腎臟排尿作用增強,血鋅、鎂、鈣和鈉含量下降,體內鈣和鈉營養水平明顯不足。
低溫下的營養需求增加,各類人群都應注意飲食上的調整。
1.保證充足的能量
能量推薦攝入量可以提高10%-15%,通過適當增加脂肪攝入來滿足機體能量的需要,提高耐寒能力。
2.選擇優質蛋白質
3.攝入充足的B族維生素、
維生素C和維生素A
對于御寒這個話題,相對于能量和蛋白質,維生素的補充卻常常被我們忽略。要知道,與常溫下比較,低溫環境中人體維生素的需要量約高30%-50%。在提高耐寒力方面,抗氧化維生素同膳食脂肪具有協同作用。尤其是在冬天,戶外活動減少,日照短而使體內維生素D合成不足,每天還應額外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B1含量豐富的食物有:谷類、豆類及干果類。
維生素B2在動物肝臟、腎臟、心臟、乳汁及蛋類中含量豐富。
維生素B6含量最高的食物為白色肉類。
4.保證礦物質攝入
5.充足飲水
冬天,大家也往往容易忽視飲水。水在調節體溫、維持身體各項功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即使是在冬天,也應保證充足的水分攝入。
天寒地凍,萬物收藏。可適當食用羊肉等性質偏溫的食物。一碗熱騰騰的羊肉蘿卜湯喝下去足以在寒冷的冬天讓全身變得溫暖。
文/周瑩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