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9 15:35 來源:中醫中藥 閱讀量:16599
功能主治
補肝腎;強筋骨;健脾胃;解毒。主肝腎兩虛;頭昏眼花;失眠健忘;須發早白;陽痿;遺精;腰膝酸攀登;脾虛不運;脘腹脹滿;仞欲不振;泄瀉;產后乳少;魚口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鮮品適量,搗敷。
附方
①治痢疾:耳葉牛皮消根一兩。水煎服,每日一劑。②治食積飽脹:隔山消一錢。打成粉子,用開水吞服,每天一次。(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③治胃氣痛,年入未愈:隔山消二錢,萬年蕎一錢。打成細粉,每天三次,每次用開水吞一錢。(貴州《常用民間草藥手冊》)④治多年老胃病:隔山消一兩,雞屎藤五錢。燉豬肉服。(《貴陽民間藥草》)⑤治氣膈噎食,轉食:隔山消二兩,雞肫皮一兩,牛膽南星、朱砂各一兩,急性子二錢。為末,煉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錢,淡姜湯下。(《孫天仁集效方》)⑥治小兒痞塊:隔山撬一兩。煎水加白糖當茶喝,每日三、五次(《陜西中草藥》)⑦治小兒疳疾,隔食,并能開胃健脾:隔山消、苦蕎頭、雞屎藤、馬蹄草、魚鰍串、側耳根。研末,加石柑子葉、雞內金,蒸雞子服。(《四川中藥志》)⑧治食瘧:隔山消(細末)五分,地牯牛三個(去頭、腳,焙焦,研末)。混合,用米汁送下。(《貴陽民間藥草》)⑨催乳:隔山撬一兩。燉肉吃。(《陜西中草藥》)
各家論述
1.《綱目》:主腹脹積滯。
2.《草木便方》:醋磨涂癬。
3.《分類草藥性》:消食積,下乳,補虛弱。
4.《貴州民間方藥集》:外用治瘡毒、魚口。
5.《陜西中草藥》:滋陰養血,健脾順氣,鎮靜止痛,催乳。治胃痛腹脹,虛勞,腎虛腰痛,陽萎,小兒痞塊,白帶,乳汁不足。
6.《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治腎炎水腫,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7.《江西草藥》:清熱解毒,順氣止痢。
摘錄
《中華本草》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