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7 20:12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18381
很多孩子都有挑食的行為我們直到現在仍然能聽到這樣的話
寶寶,不能挑食,不然長不高。
不挑食才能營養均衡!才能有力氣!
挑食行為除了對特定食物的喜好以外還包括厭惡與過敏有關的食物你以為挑食是壞習慣得改?
最新研究表明挑食其實是個體的自我保護
目前,過敏性疾病正在呈上升趨勢,影響到全球30%-40%的人口。相關研究通常集中在與這些過敏性疾病和其他免疫介導疾病相關的疾病和死亡上,但新的研究證據表明,過敏也會提供了一些保護和益處。例如,對食物的厭惡可以限制對有害刺激的暴露,作為一種防御策略來防止進一步傷害。
2023年7月,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Nature同期發表了兩篇研究論文,這兩項研究表明,參與過敏反應的免疫系統通過與大腦溝通,從而導致食物回避,而這種行為有助于避免有害的過敏原。 一項研究來自德國癌癥研究中心,論文題為:Mast cells link immune sensing to antigen-avoidancebehaviour。 另一項研究來自耶魯大學醫學院,論文題為:Immune sensing of food allergens promotesavoidance behaviour。 這兩項研究顯示,對食物的回避反應涉及一種需要抗體反應的神經免疫途徑(依賴于IgE抗體),這一途徑還依賴于一種叫做肥大細胞(MastCells)的腸道常駐免疫細胞群的激活,肥大細胞產生并釋放白三烯(Leukotrienes),白三烯通常與促進炎癥有關。 研究發現,在腸道、肺或皮膚中,針對非傳染性抗原的免疫反應可能會發生,這是所謂的屏障障礙的結果,即組織從外到內的滲透性。在過敏的情況下(我們稱這種抗原為過敏原)。無論這些物質是否危險,重要的是機體要避免進一步攝入它們,以防止可能出現的炎癥性疾病。這是一種進化上的優勢,可能是肥大細胞和IgE存在的重要的生理作用。
如有您的孩子有挑食行為不能將其全部歸結為壞習慣!!!
有可能是對該食物過敏自身的免疫反應導致孩子產生了相關食物的厭惡行為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