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16 11: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量:10965
30多歲的杜先生已是第二次拿著母親參保地為河北省的社保卡在天津的醫院辦理出院結算,這次快速便捷的辦理流程出乎他的意料。
“相比7年前太方便了!我們無需提供各種異地證明材料,僅向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窗口遞上母親的社保卡,不到5分鐘就辦完了所有結算手續,各種住院費用當下就實現了醫保報銷。”杜先生說,“以后老人們在天津看病就像在老家一樣方便。”
杜先生老家在河北衡水,已在天津工作生活多年,父母也隨他搬來天津定居生活。7年前,杜先生的母親在天津一家醫院做了心臟支架手術。
由于杜先生的母親是河北社保卡,當時需要通過異地備案才能在天津的醫院看病報銷。“因為只能工作日辦理,我專程請假陪著母親回了一趟老家,辦理異地備案的各種手續,加上來回路程,花了兩天時間。”杜先生說,回到天津的醫院,也需要拿著各種證明在特定窗口進行登記。
后續涉及出院結算、住院報銷的流程也一樣繁瑣。“我需要專程前往醫院打印出母親住院期間的各類醫藥費用單據,統一帶回老家才能申請報銷。”
2023年4月1日起,京津冀三地參保人員在區域內定點醫藥機構就醫、購藥,無需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即可享受醫保報銷待遇,實現“一卡通行”。
今年5月初,杜先生陪母親再次來到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心血管內科復查,“入院前,我們僅需在醫院的醫療保險辦公室做個開通登記,半分鐘就能搞定,后續結算報銷都是線上進行,特別方便。”杜先生說,這次母親做了心臟造影,從住院進行一系列檢查,到出院并完成報銷僅用了5天時間。
“我們一直努力讓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路,最大限度減少患者墊付資金的壓力,讓京津冀三地的優質醫療資源實現共享。”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醫療保險辦公室保險管理科科長朱玄說。一年來,醫院還陸續開通了異地腎透析、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直接聯網結算。
如今,越來越多的京津冀居民享受到了跨省看病“一卡通行”的便利。
張女士在北京上班,住在天津,兩年前,她患上了甲亢,需頻繁前往醫院檢查,她在家附近的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進行異地備案。
“起初,我需要通過公司到北京的醫保部門進行備案,當時表格里只能申請一到兩家天津醫院,作為我的異地就診醫院。雖然家住天津,但因我是異地醫保,不能在天津的醫院進行線上預約,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就醫的便捷性。”張女士說。
京津冀三地異地就醫實現“一卡通行”后,張女士可以選擇任意一家天津開通異地就醫的醫院看病,也能在手機上預約掛號,到天津的醫院指定窗口就能直接刷北京社保卡。
“對于我們這種經常往返京津的參保人員來說,現在能同時享受到京津兩地的醫療資源,看病更方便了。”張女士說。
天津市醫療保障局數據顯示,2023年,天津市作為參保地,累計到京、冀就醫直接結算232.3萬人次;天津市作為就醫地,京、冀參保群眾累計來津就醫直接結算396.6萬人次。截至目前,天津市累計開通異地就醫住院、普通門診、門診慢特病直接結算定點醫藥機構分別達到461家、2278家、939家。
“我們以信息化建設賦能醫保便民服務,創新推行異地就醫結算、醫療費用墊付報銷等多項醫保服務‘一件事一次辦’,實現了異地就醫門特登記、墊付報銷、臺賬查詢等多項業務集成辦理。”天津市醫保局局長李國田表示,京津冀三地還將繼續拓展直接結算病種范圍和定點醫藥機構范圍,推動新增設立的醫藥機構及時開通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服務,讓群眾看病更加便利。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