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17 10:00 來源:網絡 閱讀量:12153 會員投稿
時隔半月,再次抵達廣州,是看望徐國風教授,更是見證近九旬的他創造的“奇跡”。
眾所周知的,徐老是中國生物醫學界的泰斗級人物,在這個“舒適區”他一次次創新,一次次突破,已經收獲無數成就。可這一次,不服輸的他又跨出了全新的一步,近幾年默默與少數民族資深中醫師多力坤·馬木特合作,開發治療阿爾茨海默癥的新藥,在中醫藥研究領域有了他的身影并取得了重大突破。
為了驗證藥效,徐老親自隨訪了其中一名用藥患者,據他介紹,經過一個療程(一個月)的治療,患者在認知上發生了明顯的好轉性變化。這次來廣州,我也是陪同徐老一起拜訪了這名患者,全程記錄報道,當看到患者能夠清晰的表達并無障礙交流的那刻,在場的人無不深受感動。
“你好”
“你好”
“我可以跟你一起分享這個橘子嗎?”
他熟練的扒開橘子,分給我了一半......
這個在普通人看來再尋常不過的交流,發生在一個患有阿爾茲海默癥并早已失去認知能力的患者的身上,用“奇跡”來形容并不為過。
團隊向我展示了該患者的治療小結,記錄道:患者現年88歲,用藥前表現木訥,只認識小女兒及兒子但說不出名字,與他談話,無表情,無回應,嗜睡。服藥15天后,患者開始有些認知,認得除小女兒外其余女兒,但說不出名字,嗜睡明顯改善。服藥30天后,患者意識增強,認知能力進一步提高,能認得所有女兒及兒子,并說出名字。不那么木訥,問他問題應答較快,幾乎不嗜睡了,夜尿頻繁也得到明顯改善。
徐老介紹,阿爾茲海默癥目前被國內外醫學界公認是不可逆轉的,任何藥物都只能延緩其惡化進程。此次,見證了這名患者在用了徐教授團隊開發的新藥后,不僅恢復了部分認知,還能夠重新認人、認路,對別人的問話有反應有應答。除了感動和感謝,真的很難形容那一刻的感受。
徐教授表示,這名患者的好轉給了他們極大的信心,這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一項重大突破,接下來將把藥物送到更多患者的生活中,并通過逐一的追訪,總結經驗,不斷地完善,愿給更多的人帶去希望。
見證了徐老創造的“奇跡”,分享了他收獲成功的喜悅,感恩他一路以來的信任,更感謝他對這個世界無私的“大愛”。我想,徐老,就是眾多在各自領域默默努力,共同推動我們祖國愈發強大的科學家的縮影吧。九旬的他仍然在盡可能的發光發熱,造福百姓,廣大的年輕一代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作者 陳鳳玲)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