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05 12:11 來源:人民網 閱讀量:19574
近日,“六一”國際兒童節掀起新一輪親子消費熱潮,兒童“吃穿用玩”相關消費再度升溫。科技創新在親子消費市場上表現亮眼,定制、體驗、智能、時尚、綠色等消費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涌現。在消費“個性化、新潮化、務實化”趨勢下,品質生活、科學育娃、體驗式消費需求快速釋放。
兒童消費涉及千家萬戶,關乎兒童健康成長。我國兒童消費市場規模每年在3.9萬億元至5.9萬億元,每年戶均兒童消費高達1.7萬元至2.55萬元。伴隨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升,消費者對兒童用品的安全性、個性化、多樣化需求越來越高。以科技創新推動兒童消費發展升級,已經成為保障兒童用品質量安全、挖掘親子消費市場潛力的關鍵環節。黨中央高度重視兒童消費安全、健康發展,《關于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均涉及兒童消費相關內容。多項政策推動兒童消費快速崛起,《2024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3年國內市場玩具零售總額達906.9億元,某短視頻平臺的學習機、兒童餐椅銷售額分別比上年增長220.6%、195.6%。
但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兒童消費領域還存在不少短板問題,特別是在科技創新應用方面還遠遠不足。科技賦能產品創新的能力不強,數字技術精準挖掘兒童消費需求的能力不足,場景融合程度不深,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精品IP不多。與層出不窮的兒童消費新業態相比,監管體系建設還相對滯后。未來一個時期,是我國親子消費潛力充分釋放和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應積極應對“90后”“00后”消費力量快速成長的新態勢,抓住親子消費新特點,充分運用前沿技術賦能消費場景、消費模式,豐富消費產品,強化消費安全,完善消費環境,推動兒童消費品質升級,有效提升兒童消費規模、層級。
加快前沿技術應用,豐富產品供給。緊抓技術轉型升級窗口期,以AIGC、云計算、大數據等科技賦能兒童智能硬件升級,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如面向不同年齡兒童,利用歷史文化景觀虛擬再現技術與實地游覽相結合,推動元宇宙賦能不可移動文物活化利用。關注“90后”“00后”父母和兒童群體的數字消費需求,布局一批數字消費網紅打卡地,重點在電子競技、數字社交、數字情感等領域實現流量變現,催生興趣社群、陪伴機器人等一系列數字消費新產品。
推動多元場景融合發展,提升消費牽引作用。探索科普消費融合路徑,支持農業、制造業和服務業面向兒童開展基于真實場景的深度體驗服務,如“采茶踏青、田間插秧、非遺扎染、工業芳華”等親子研學活動。運用數智化技術,增強消費黏性。以兒童喜好為中心,將商業綜合體打造成有卡通IP的樂園,以多業態組合滿足不同年齡段兒童和家長的一站式消費需求。如在商業綜合體增加數字超市、萌寵樂園、彩虹滑道、水上城堡等娛樂項目。
創新“文旅博”消費模式,拓寬消費文化內涵。在重點商圈充分挖掘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打造集超現實敘事、視聽體驗、沉浸式場景于一體的親子消費新品展示平臺。支持國際玩具品牌結合中國元素開展設計、營銷和宣傳,與直播平臺合作謀劃“兒童產品高定探店季”“兒童消費季”活動。基于數字孿生、智慧博物館建設,構建覆蓋技術研發、創意設計、創新服務、科普教育等全產業鏈的博物館兒童消費集聚區。
優化市場體系建設,打造親子友好型消費環境。為兒童及其家庭打造安全、便捷、有趣、科技感十足的消費環境。聚焦盲盒經營、智能手環等兒童消費較為集中的新興領域,創新監管模式。支持和引導各地市商圈和文化街區引入親子虛擬體驗服務商,積極增加潮玩店、集成店及沉浸式體驗新業態新服務,加快智能購物、AR互動、無感支付等應用設施落地。增加兒童“微度假”休閑空間,探索開放式商業項目與兒童喜聞樂見的大自然空間、時令氣候相契合的經營模式。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