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9-02 22:47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5109
題:健康有“醫”靠 山西河曲健康幫扶四劑“良方”惠民生
地處晉陜蒙三省交界黃河岸畔的山西省忻州市河曲縣,全縣183個行政村有70%以上散落于山大溝深的丘陵溝壑地帶,對于當地民眾來說,“看病難”不僅是預約排隊、一號難求的求醫之困,也是路途遙遠、奔波勞碌的出行之苦。
“民眾不方便來,那就主動到民眾身邊去。”河曲縣衛生健康局副局長呂斌說。近年來,河曲縣通過構建“戶有家庭醫生簽約、村有巡診小分隊、鄉有流動衛生室、縣有義診服務隊”的“四有”醫療服務體系,打造健康幫扶四劑“良方”,讓民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優質的醫療服務。
“流動村衛生室”:把診室搬進村門口
走進河曲縣舊縣鎮楊家窊村,村口停著一輛貼有“流動村衛生室”標識的救護車,這是村民們眼中的“健康使者”。救護車上配備了專業的醫護人員和必要的醫療設備,村民招手就停,上了車就相當于進了流動的“衛生院”,一般性的治療診斷都可以在車上進行。
救護車上還配有呼吸機、除顫儀、心電監護儀、氧氣袋及多種基本藥品,同時還配備了移動醫保刷卡設備,方便村民現場刷卡報銷醫療費用,“以前看病要翻山越嶺走好幾里路,現在‘流動村衛生室’直接開到村口,看病方便多了。”楊家窊村村民李阿姨說。
自“流動村衛生室”運行以來,不僅解決了偏遠村民看病難的問題,還實現了醫療資源的有效下沉。醫護人員每月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時間提供上門診療、送醫送藥等服務。
“‘流動村衛生室’自運行以來,共服務建檔村民4985余人次,接受農村居民健康咨詢和一般性診療5553余人次,通過資源下沉、到村入戶、送醫送藥,不僅方便了群眾,也拉近了醫患關系,提升了農民的就醫體驗。”舊縣鎮衛生院院長王志軍說。
巡診小分隊:織密基層醫療“網底”
除了“流動村衛生室”,河曲縣還有一支支由鄉鎮衛生院組建的巡診小分隊,他們穿梭于各個村落間,為不設衛生室的村莊提供每月兩次的巡診服務。除基本的醫療服務,巡診小分隊還負責健康宣教、疾病預防等工作。
“以前生病了不知道找誰看,現在巡診小分隊每月都會來村里,看病方便多了。”當地村民說。巡診小分隊與“流動村衛生室”相互配合,共同織密了基層醫療服務的“網底”,打通了醫療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家庭醫生簽約:健康守護在身邊
幸福社區是河曲縣易地扶貧搬遷最大的一個集中移民安置點,涉及10個鄉鎮80個行政村,其中脫貧戶1135戶2955人。幸福社區衛生室主要承擔著河曲縣易地搬遷的脫貧戶家庭醫生“雙簽約”服務、轄區內居民的基本醫療服務、基本藥物報銷服務以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工作,現有鄉村醫生5人。
截至目前,幸福社區的家庭醫生已簽約1457戶3754人,實現了對重點人群全覆蓋。家庭醫生不僅為民眾提供日常健康咨詢和診療服務,還定期開展健康講座、義診等活動,增強了民眾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
“這里叫幸福社區,我們也在努力保證社區居民的幸福。”張麗琴說。
義診服務隊:專家下沉惠民生
為進一步提升農村民眾的醫療服務水平,河曲縣還組建了由河曲縣人民醫院醫生帶隊的義診服務隊,在全縣范圍內定時開展專家義診活動,不僅為村民提供免費的診療服務,還帶來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診療理念,讓農村民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的優質醫療服務。
今年以來,河曲縣義診服務隊已累計到村100次,派出醫務人員428人次,義診1771人次,推動了城鄉醫療服務的同質化發展。
“下一步將繼續堅持補齊衛生健康服務體系短板弱項,聚焦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疾病,鞏固拓展健康幫扶成果,提升鄉村衛生健康服務能力和群眾健康水平,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更加堅實的健康保障。”河曲縣衛健局副局長呂斌說。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