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2-14 20:12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12077
踝關節
是人體距離地面最近的負重關節
承擔著我們日常行走、跑跳等重要任務
踝關節扭傷是全年齡段人群都可能遇到的常見問題。很多人對踝關節扭傷缺乏了解,甚至不以為然,認為“能活動就沒骨折”“休息幾天就好了”“熱水泡泡、抹點紅花油就行”。殊不知,正是這種輕視和錯誤的處理方式,導致許多人最終不得不接受手術治療,甚至留下長期的后遺癥!
01
常見體征及并發癥
體征:疼痛、腫脹、瘀斑、活動受限、壓痛、關節不穩。
并發癥:慢性踝關節不穩、關節炎、骨折、肌腱或韌帶損傷、神經血管損傷。
02
踝關節扭傷,您真的了解嗎?
日常生活中,大多數踝關節扭傷屬于輕度損傷,通常可以通過正確的處理達到恢復。然而,許多人往往因為對傷情的錯誤判斷,導致癥狀加重,甚至延誤治療。因此,了解踝關節扭傷的正確處理方法至關重要。
03
踝關節扭傷后,如何正確處理?
發生踝關節扭傷,立即參照「PRICE」五步驟進行處理!
1.保護
保護受傷部位,避免再次受傷。可以使用彈力繃帶將踝關節固定于輕度外翻位,或者使用帶氣囊的護踝支具進行固定,防止二次損傷。
2.休息
受傷即刻建議停止走動,讓受傷部位靜止休息,避免負重行走,減少進一步損傷。
3.冷敷
冷敷能有效降低損傷部溫度,減輕炎癥反應和肌肉痙攣,從而緩解疼痛減輕腫脹。每次冷敷15-20分鐘,每天2-3次,間隔后需更換部位冷敷。
注意:如同一部位冷敷需間隔至少一小時以上,冰袋不可直接接觸皮膚,需用小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凍傷。
4.壓迫
使用彈性繃帶包裹受傷的踝關節,適當加壓,以減輕腫脹。注意不要過度加壓,否則可能導致遠端肢體腫脹或血液循環受阻。
5.抬高
將患肢抬高,增加血液和淋巴回流,減輕腫脹,有效促進恢復。患肢抬高。
04
恢復期要注意什么?
輕度踝關節扭傷通常在三周左右可以恢復,年輕人由于恢復能力較強,往往幾天后就能重新活動。如疼痛持續不消,或者無法下地行走,說明損傷可能較為嚴重,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05
預防勝于治療
運動前的準備工作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預防運動損傷,運動前做好熱身,可以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選擇合適的鞋子,避免在不平坦的地面上奔跑或跳躍,從而有效降低“崴腳”風險。
如果您的踝關節扭傷癥狀進一步加重或不能緩解,請及時前往正規醫院就醫,以免延誤治療。
06
健康小貼士
1.檢查地面是否平整、無障礙物,避免滑倒或碰撞。
2.運動前充分熱身10-20分鐘,選擇適合運動鞋,確保足部支撐和緩沖。
3適當佩戴護膝、護踝等護具,保護易受傷部位。
4.注意運動姿勢,避免突然增加運動強度或時間,應循序漸進。
5.在高溫或寒冷環境中運動時,注意防暑或保暖,運動強度適宜。
6.如果感到疲勞、疼痛或不適,及時休息。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