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20 17:53 來源:華商網 閱讀量:15792
2020年8月,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兒童醫院(西安市兒童醫院)經國家衛健委正式批準,成為西北地區首個“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2025年3月13日,在陜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的“中省媒體基層行”活動中,記者有幸與20余家媒體代表走進西安市兒童醫院,從歷史到臨床,見證了該院通過深化醫教研協同、優化服務網絡、強化技術輻射,展現出的兒童健康服務領域的創新突破與責任擔當。
立足國家戰略厚植發展優勢
我國兒童醫療資源長期面臨分布不均、科研滯后等挑戰。2016年,國家衛健委啟動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及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規劃,旨在通過優質資源下沉破解區域發展瓶頸。西安市兒童醫院依托深厚歷史積淀、西北唯一三級甲等兒童專科醫院的定位,以及覆蓋兒科全領域的31個臨床科室、11個醫技科室,成功通過四年創建期考核。其地域優勢顯著,西安作為“一帶一路”樞紐城市,輻射陜、甘、寧、青、新等九省區,為區域醫療協同奠定戰略支點。
科研教學并舉激活創新動能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這句話用在醫護工作中,更是如此。在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記者看到,醫護人員在工作之余,仍在加強技能培訓,心肺復蘇、手術打結,甚至是查房流程、靜脈輸液等等。
記者體驗了手術打結,看似簡單的一個動作,記者試了數十次都沒有成功,當問及怎樣做到手腦協調、運用自如時,正在練習的醫生說“沉下心來,不停練習,不停練習,直到成為本能……”從精到精進,從熟到本能,原來手術上的萬無一失,就是背后的日復一日。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本西安市兒童醫院搭建“12231”科研平臺矩陣,包括陜西省兒科疾病研究所、精準醫學重點實驗室等,牽頭制定國家級指南3部,近三年斬獲省級以上科技獎4項,發表SCI論文最高影響因子達41.44。作為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的教學基地,醫院年均培養碩士生超40名、本科生百余名,住院醫師規培合格率超90%,并向基層輸送430名進修醫生,成為西北兒科人才的“孵化器”。
另外,通過牽頭“西北兒科聯盟”和“陜西省兒童醫聯體”,醫院聯動104家成員單位,覆蓋西北五省及山西、內蒙古、西藏等地,構建“五大共享機制”和“六大綠色通道”。2024年已完成遠程會診30例、培訓129人次,派駐專家開展新技術5項,幫扶基層醫院提升診療水平。此外,遠程診斷平臺年均服務超千例患兒,推動優質資源直達邊疆地區。
攻堅疑難重癥打造救治高地
走進康復中心,一個來自甘肅的4歲小女孩兒在康復機器人的引導下,不厭其煩地“學”走路,小女孩兒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走路總是腳跟不著地,特別容易摔倒,在當地醫院檢查后,需要手術來解決肌張力太緊的問題,而且容易復發。多方打聽后,來到西安市兒童醫院康復中心,醫生告訴她,康復大概一年就可以治好孩子的疾病。雖然路途有點遠,但她們全家還是很欣喜……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醫院聚焦兒童疑難危重癥救治能力建設,構建“四大ICU+急診科”為核心的危重癥救治體系,設立151張重癥監護床位,并首創西北兒童外科重癥監護病區。通過引入達芬奇機器人手術、親體肝移植、ECMO等尖端技術,填補區域多項空白。2023年數據顯示,醫院年手術量超2萬臺,疑難危重癥病種覆蓋率達98%,三四級手術占比55.21%,微創手術占比45%,新生兒搶救成功率居國內前列。
錨定十大使命,踐行公益擔當
此次媒體行通過實地探訪、數據解讀、案例呈現,立體展現了陜西以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為抓手,推動兒童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從生命起點到成長全程,作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該院將加速釋放“國家級平臺”效能,持續強化急危重癥轉診、基層幫扶、醫學創新等十大職能,縮短救治半徑,助力實現“大病不出省”的目標。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