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4-01 23:24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8815
1日揭牌,將進一步加強食藥物質的科普宣傳、更好地發揮食藥物質的健康價值。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方面表示,將利用現有場地資源和學術優勢,著力打造一個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富有吸引力、教育性和體驗感的科普基地。
1日正在上海舉行的2025年上海旅游產業博覽會同期舉辦“健康食養-2025健康旅游論壇”,吸引眾多關注。
食藥物質是一類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食藥物質的理論基礎來自祖國傳統醫學中“藥食同源”理念,在現代科學技術支持下,醫學專家逐步將這一理念與現代營養學和健康學深度融合、發展。2021年,國家衛健委發布相關通知,進一步加強食藥物質規范管理。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賈楊表示,中醫強調食物具有四氣五味,需要合理使用。食藥物質有很多種搭配方法。民眾如何正確理解和應用食藥物質,需要有專業人士進行科普。他希望未來通過基地的努力,讓民眾對食藥物質的認知更為準確和清晰。據透露,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正與相關機構合作錄制關于食藥物質的菜譜,讓中醫健康理念融入民眾日常生活。
今年是國家“體重管理年”,食藥物質在體重管理中亦有較大的作為空間。作為中醫專家,賈楊說,管理好體重是保持健康的重要環節。胖是表象,更深層次的內容其實是人的生活習慣,把健康的生活理念融到實際生活中去,科學地吃和運動才可以解決“胖”的表象問題,使身體趨于健康。
現代研究證實,以食藥物質為原料生產的產品,兼具食品營養和中藥養生功能,對有效降低人群的潛在致病風險、預防慢性病和改善亞健康均有顯著價值。據悉,今后,上海市食藥物質科普基地將依托海派中醫文博館設立食藥物質陳列展區、文獻資料閱讀區、互動體驗區等,進一步向公眾傳播食藥物質知識、提升公眾中醫藥健康素養。此外,基地還將搭建食藥物質相關健康產業的產學研一體化平臺。
“食藥物質是由中國首次提出的新概念,還需要進一步普及概念內涵。它們不僅是食材,更是自然賦予我們的療愈力量。”長期從事中醫藥管理與藥食同源研究的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副館長高圍溦坦言,中國傳統醫學強調“天人合一”,即:利用大自然中的物質保護人類健康,古人積累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國家先后推出了多種“食養指南”,圍繞食藥物質的應用幫助民眾應對健康問題。此次基地揭牌,就是希望讓傳統文化的精華更好地服務于民眾生活。
當日活動現場,由高圍溦主編的《人間有味慢煮辰光——食藥物質食養方》新書首發。據悉,全書以106味食藥物質為基礎,每味食藥物質配上精美圖案,不僅詳細講解了性味歸經、功效,還結合現實生活需求,精心設計了212道簡單易行的食療食養方。據悉,該書還秉承天人合一、順應四時、萬物并育理念,穿插了節氣手繪圖,將自然界的韻律與食養之道融合,讓讀者在品味生活的同時,亦能感受到四季更迭與生命律動。
“食療食養是祖國傳統醫學的一大特色,傳承已有數千年。”高圍溦表示,食療食養方均來自傳統經方,有些經過專家的改良,適合當代人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民眾應對亞健康等狀態。
論壇現場展示了不少道地藥材,賈楊告訴記者,很多優質的藥材基地面臨深加工能力不足的問題,希望通過展會和論壇,引入相關資源,深入挖掘中藥材的更多健康價值。受邀參加論壇的云南省昭通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牛長祥認為,當日揭牌的基地恰是傳統智慧與現代科學的美妙相遇。他表示,健康旅游的本質,是生命質量與文明價值的雙重提升。昭通是世界天麻原產地,自古就是“藥食同源”的實踐場,如今正構建從天麻種植、研發到康養服務的全產業鏈。
據了解,未來,昭通期待深化三大協同:標準協同,共建食藥物質質量追溯體系;產業協同,以上海研發優勢和昭通資源稟賦共筑“東部研發+西部轉化”新模式;文化協同,讓海派精致養生與烏蒙山野趣康養形成互補體驗。
當日,嘉定區中醫醫院的鄭氏婦科、黃氏肛腸特色療法,上海香山中醫醫院和滬上老字號餐飲企業打造的富貴香山十二令藥膳糕點亮相展會現場,引來眾多民眾體驗了解。
--> |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