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20 08:50 來源:網絡 閱讀量:9531
現在是寒冬,居民用電量大增,冬季也成為火災事故多發期。據統計,近五年來,我國每年冬季發生火災20.4萬起,占全年的57.2%,明顯高于夏秋季。居民家中用火用電要注意哪些風險?火災大的時候,如何獲救逃生?
“總的來說,家庭防火要做到‘三清三關’,定期打掃走道,打掃陽臺,打掃廚房,人走了就關掉火源、電源、氣源。”渝中區消防救援支隊高級工程師李冬梅說,通過自查自改,居民可以盡快消除大部分火災隱患。一方面要仔細檢查,比如檢查電線、插座的老化情況,檢查廚房是否有煤氣泄漏,及時清理油煙機的油漬。另一方面,要規范行為,比如不私自接電線,加熱電器時與家具等易燃物保持安全距離,教育孩子不要玩火,確保打火機等物品遠離孩子。另外,室內給電動自行車充電也要停止。
李冬梅提醒居民,一旦家中發生火災,應盡快撥打119報警。對于小火,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盡快撲滅。比如油鍋著火可以用鍋蓋蓋住,電器著火要先斷電;如遇火勢增大,樓梯間無煙霧時,可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至1米以下高度走疏散樓梯逃生;如遇大量煙霧或明火,不要驚慌逃生。要用濕被子或衣服堵住門縫,減緩煙霧的進入,并盡快求救。在高層建筑時,靠近避難層的人可以通過樓梯間進入避難層呼救,等待救援。
人民日報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