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30 10:24 來源:中新網甘肅 閱讀量:9129
18日23時59分,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fā)生6.2級地震,距離震中50.7千米的劉家峽水電廠,震感非常強烈。
劉家峽水電站不僅是黃河上游重要的水利樞紐,更是新型電力系統(tǒng)中甘肅電網重要的調峰電源。地震后,電站安危直接關系到黃河下游數百萬群眾的生命與財產安全,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迅速啟動 全面部署應急搶險工作
地震發(fā)生后,劉家峽水電廠應急領導小組立即在該廠指揮中心集合,第一時間啟動地震災害Ⅳ級應急響應,全面部署應急搶險工作。
接到應急命令,各生產單位負責人緊急集結起骨干力量,組織搶險隊員前往電站開展應急搶險工作。短短幾分鐘,由51人組成的6支應急搶險隊伍出現在劉家峽大壩,第一時間開始對大壩及全廠主輔設備開展緊急檢查。
指揮中心內,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該廠負責人指揮小組成員,在現場勘察后,迅速對當時地震影響進行評估研判,第一時間向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永靖縣應急局匯報了現場的實際情況。
19日上午,國家能源局大壩中心對該廠大壩監(jiān)測數據進行了遠程和現地數據對比,中國電科院對大壩周邊山體進行了衛(wèi)星遙測和數據對比。中午,甘肅省地震局專家前往大壩對地震情況進行勘察評估。
災害發(fā)生后,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中國地震局、甘肅省水利廳、國家電網公司、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對劉家峽大壩的震后安全十分關切,各級領導,專家也紛紛在震后幾天內實地調研震后大壩及電廠的運行情況。
全力以赴 守護發(fā)電設備正常運行
“現在立刻開展震后特巡,檢查發(fā)電機、檢查開關站、檢查供水系統(tǒng)、檢查大壩監(jiān)測點,警惕余震,注意觀察巡檢通道是否暢通。”地震發(fā)生時,該廠中央控制室感到強烈的震感,面對突發(fā)情況,當班值長晏巍立即向上級調控部門匯報設備設施情況,組織值班人員加強設備運行監(jiān)視。
為了保障電網擁有充足的備用容量,調度第一時間下令該廠增加機組開機備用。面對如此緊急的突發(fā)事件,晏巍隨調令立刻啟動2號機和5號機,為電網系統(tǒng)提供了57萬的旋轉備用容量。
作為運行值班人員身處地震現場,要在第一時間內作出反應,他們深知肩上的責任和重擔。對于還在余震中的劉家峽水電站,運行值班人員不能有絲毫的退縮,不能錯過任何一個信號,不能夠放過任何一個現場,不能夠漏過任何一個異常的細節(jié)。
運行分場黨支部書記李平東說道,“作為‘黃河之濱’志愿服務隊的隊長,震后我立刻通知志愿服務隊,20余名隊員義無反顧地加入了特巡工作中,為當晚的工作提供了支撐力量。”
火速集結 迅速巡查大壩受災情況
“地震了,各班組長馬上前往廠房,匯報檢查情況,立刻回復,立刻!”地震發(fā)生時,該廠電氣分場主任張建峰第一時間在工作群里進行通知。
“地震發(fā)生后,很多同志自覺趕往廠房,不令則行地主動巡視設備狀況,這種高度的自覺性和責任心令我十分欣慰。”第二天,張建峰回憶起夜里的情況。“夜晚的開關站里寒風刺骨,光線畢竟不如白天,同志們在寒冷中仔細勘查開關有沒有變形,有沒有氣體泄漏,每一處縫隙都不能放過,極不容易。”那一晚,電氣分場對8臺機組、3座開關站及發(fā)電輔助設備進行檢查,很多同志工作到凌晨4點,回家睡了3個小時后,又再次到廠房開展發(fā)電設備的詳細排查。
“震后不到15分鐘,水工分場迅速集結13名特巡人員,開展大壩及水工建筑物檢查。”水工分場主任趙一平在震后幾分鐘后趕往大壩,組織專業(yè)人員進行大壩特巡。
趙一平說道,“大壩有700多個監(jiān)測點,13名檢查人員分頭檢查,重點檢查大壩有沒有變形,機組閘門有沒有漏水,管道壓力是否正常,墻面有沒有裂紋和滲水情況。”
在大壩內部,巡回廊道錯綜復雜,對于水工分場的工作人員,大壩的每一處都是他們日夜巡查再也熟悉不過的地方。然而在寒風刺骨的夜晚,搶險人員清醒地知道,面對如此強烈的地震,大壩的安全是最大的安全,為了徹底摸清地震帶來的影響,他們一直排查到凌晨4點,天亮后,他們又一次開展詳細的檢查。
當天,經全面檢查,全廠發(fā)電設備、大壩及水工設施等均運行正常,地震未對電廠造成影響。
精益消缺 奮戰(zhàn)在震后電力保供一線
“班長,330千伏開關站某接地刀閘有異音,運行聲音和平時的不一樣。”12月21日特巡人員在巡檢時急促匯報道。
通過局放檢測及氣體成分分析,該廠判斷開關氣室內部可能存在局部放電現象,如不立即處理,會對電網運行構成嚴重威脅,一場緊急消除缺陷的戰(zhàn)斗打響了。該廠負責人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聯(lián)合查勘,迅速制定緊急消缺方案。
18時,330kV開關站Ⅰ母轉檢修;20時,甘肅省電力公司、電科院及廠家專業(yè)人員到達現場;21時50分,3117接地刀閘氣室開始進行氣體回收完畢;23時10分,開始進行接地刀閘B相氣室開蓋檢查……
凌晨3時20分,開關站已是零下15攝氏度,地面已結了一層薄冰。為了盡快消除缺陷,恢復母線供電,搶修人員一刻也不敢停歇,電氣分場員工他豐來更是在現場連續(xù)工作24小時。
22日18時30分,現場成功取出放電燒蝕的組件。因缺陷發(fā)現及時,行動迅速,處置得當,避免了事故發(fā)生。從發(fā)現缺陷到處理完畢,作業(yè)人員不間斷作業(yè)70小時。
當前正值迎峰度冬期間,在數九嚴寒的時節(jié)為電網提供堅強的電能是劉家峽水電廠的首要政治責任。從12月18日23時59分至今,該廠各單位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持續(xù)開展大壩安全監(jiān)測和隱患排查,全力以赴精益運維,為震后電力保供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大愛無疆 為災區(qū)人民送溫暖
12月19日上午,該廠黨委第一時間發(fā)出倡議書,號召全廠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在抗震救災中牢記初心使命,以大無畏的精神沖鋒在抗震搶險第一線,充分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堅強的堡壘。在得知積石山災后情況后,各黨支部紛紛號召全廠黨員群眾以“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強烈擔當和家國情懷,為災區(qū)人民貢獻電力力量。
19日凌晨三點,該廠派發(fā)大客車搭載搶險救援的48名公安干警前往災區(qū)。當得知青海省民和縣官亭變電所抗震救災應急支援人員的生活用水告急后,該廠迅速安排一輛消防車和2名隊員緊急支援,每天為災區(qū)送水,支援電力搶修及后勤保障。
21日,該廠全體干部職工向積石山縣地震災區(qū)集中捐款超過12萬元。隨后,該廠水工分場收集募捐棉衣200件,棉被20床等保暖物品寄往災區(qū)。24日,該廠又將牛羊肉米面油等物資運往災區(qū),為災區(qū)送去電力人的關愛與溫暖。28日,該廠“黃河之濱”志愿服務隊前往災區(qū),向帳篷學校小學生送上學習用品和新年的慰問品。
地震災害面前,劉家峽水電廠充分發(fā)揮了國有企業(yè)頂梁柱作用,全廠干部職工以“忠誠擔當、求實創(chuàng)新、追求卓越、奉獻光明”的電力精神,眾志成城捍衛(wèi)大壩和電廠的安危。為了支援災區(qū)渡過難關,該廠干部職工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以實際行動詮釋“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華美德,為災區(qū)恢復重建貢獻電力人堅強的支撐。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yè)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