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16 13:37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量:16437
據中國基金報4月15日報道,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日前向美國證監會提交的信息披露材料顯示,它已在投資中使用人工智能。橋水分析了人工智能為投資帶來便利的同時存在的風險。例如,AI用于基本面分析時,存在出錯的風險。橋水談到了AI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之一:人工幻覺,即人工智能捏造數據,并使捏造的數據看起來像真的一樣。
此外,隨著人工智能應用任務復雜度提升,人工智能操作不透明會使審查和監督過程越來越難以實施。如果第三方服務提供商或任何交易對手,也在其業務活動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那么橋水及其客戶可能會直接或間接地進一步面臨人工智能工具的風險。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去年3月報道,在傳奇投資人瑞·達里奧“隱退”后,全球最大對沖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逾1500億美元的橋水基金新掌門人Nir Bar Dea(尼爾·巴爾·迪亞)正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業務變革。3月1日晚,他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他已開始采取一系列業務變革計劃,包括限制旗艦基金Pure Alpha資金規模、向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技術(用于投資建模)投入更多資金與人力,擴張其亞洲業務,重金押注可持續投資領域等。
一位熟悉橋水基金業務變革狀況的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指出,橋水基金業務變革的核心,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加碼人工智能與深度學習技術在投資建模方面的應用與研究,二是推進產品創新,規避旗艦基金因規模過大所帶來的業績下滑風險。
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橋水以全權委托方式管理的客戶資產規模為1125億美元。
持續投資中國
據新華社4月3日報道,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日前在社交媒體發表文章說,關注中國市場對于了解世界和多元化投資至關重要,他將持續投資中國。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2日援引達利歐的文章報道,他在中國的投資,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成功,向投資者展示中國仍有不錯的投資機會。
“我幾乎一直都在參與中國市場。”達利歐在文中表示,如果不投資中國,他將無法實現理想中的多元化投資。
達利歐表示,中國當前面臨的一些問題和風險是可控的,政策方向是正確的。市場上關于在中國投資有風險的擔憂,都比不上投資中國的理由,“關鍵問題不是我是否應該投資中國,而是我應該投資多少”。
美股不存在明顯的泡沫
橋水認為,評估美國股市當前的狀態,既要自上而下把握整體局面,也要自下而上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動態。
最近,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利用他創建的泡沫指數評估了標普指標和美股“七巨頭”公司股票的表現,并得出結論:雖然當前美國股市的估值偏高,但并不存在明顯的泡沫。
同時橋水認為,深入到公司層面,不同類型的公司情況各異:第一類公司的股票大幅上漲,但仍然有吸引力;第二類公司的股票漲幅也很顯著,并且估值過高;而第三類公司的股票漲幅較小,但平均價格昂貴,尤其是相對于全球同類型的其他公司的股票而言。
橋水聯席首席投資官凱倫·卡尼奧爾·坦布爾近日表示,美國的金融資產也出現了類似“荷蘭病”的現象。沒有人會說:“我只想購買美國的金融資產。”僅僅是因為美國的金融資產表現出色,主導了股票和債券指數的走勢。因此,全球做投資的錢都投向了美元資產。只要你還在乎市值,而且你在全球主要市場上投資,那么大概率資金都流入了美國市場。
因此巨額資金涌入美國。這一現象很不尋常,并導致美元不斷升值,但美國的其他領域都變得相對缺乏競爭力。人們只想購買美股和美債,而且只有美國享受這一優勢,這是即使美國的預算赤字如此龐大,也不必為之太過擔心的原因。
本文綜合新華社、中國基金報、橋水中國、21世紀經濟報道等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