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20 08:35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量:5304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莎 北京報道4月19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4年一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
當前正值春耕春播時節,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目前全國春播糧食已完成近兩成,進度同比略快。其中,早稻栽插過七成,玉米、大豆播種過一成。夏糧夏油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今年冬小麥面積穩中略增,一二類苗比例91%,長勢好于上年、好于常年;冬油菜面積小幅增加,一二類苗比例85.1%,好于上年、與常年相當。整體看今年夏季糧油生產形勢不錯,豐收已有好基礎。
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一季度鄉村產業發展勢頭良好。農產品加工業平穩發展,1—3月全國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鄉村休閑旅游業持續升溫,農產品電子商務較快增長。一季度鄉村建設和治理也在扎實推進。截至3月底,縣級鄉村建設項目庫累計已入庫項目61.4萬個,落實項目資金2507.4億元。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李敬輝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全力抓好冬春農業生產,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統籌推進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農業農村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春播糧食面積占全年一半以上、產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截至4月18日,全國已春播糧食作物面積1.9億畝、占計劃面積的19.8%,播種進度比去年同期快0.5個百分點。據農情調度,今年糧食意向種植面積17.8億畝以上,比上年有所增加。
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在發布會上介紹,農業農村部重點從穩面積、提單產和抓防災三方面著力,保障春耕春播生產。
在穩面積方面,今年國家繼續加大對糧食生產支持力度,提高小麥、早秈稻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擴大糧食單產提升工程資金規模,繼續實施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南方水稻集中育秧設施建設補助,穩定農民種糧收益預期。同時,春播期間全國大部地區的土壤墑情適宜,庫塘蓄水比較充足,利于種足種滿。
在提單產方面,農業農村部錨定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目標,聚焦大豆、玉米、小麥、水稻、油菜等主要作物,推進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在主產縣整建制開展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主要在增加種植密度、提高播種質量、水肥精準調控、減少產量損失四個方面著力,挖掘單產潛力。
在防災減災方面。氣象部門預計,今年農業氣象年景總體偏差,洪澇災害可能要重于干旱,極端天氣事件頻發。農業農村部會同多部門分區域、分作物、分災種制定防災減災預案和技術方案,做好物資儲備和技術準備,適時派出工作組和科技小分隊深入主產區和重災區,指導落實防災減災關鍵技術措施。
夏糧夏油是全年糧食生產的第一季,夏糧產量占全年糧食產量的比重超1/5,夏油占全年油料的4成。
夏糧夏油主要是冬小麥、冬油菜,潘文博表示,目前北方的冬小麥正在拔節孕穗,長江中下游冬小麥已抽穗揚花,西南地區冬小麥開始灌漿成熟,冬油菜也進入灌漿成熟期。
潘文博表示,今年冬小麥面積穩中略增,冬油菜面積預計增加200萬畝以上,冬小麥、冬油菜苗情長勢好于上年。總的判斷是今年夏季糧油生產形勢不錯,豐收已有了很好的基礎。
目前,油菜從南到北已經陸續收獲,距冬小麥大面積收獲還有40天左右,奪取豐收到手還要過病蟲害、“干熱風”、倒伏、“爛場雨”等關口。潘文博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重點抓蟲口奪糧、肥水調控增糧、龍口奪糧這三件事,全力奪取夏季糧油豐收。
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鄉村建設水平和鄉村治理水平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部署的重要方向。
李敬輝在發布會上介紹,一季度鄉村建設和治理扎實推進。農業農村部深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截至3月底,縣級鄉村建設項目庫累計已入庫項目61.4萬個,落實項目資金2507.4億元;著力擴大清單制、積分制等務實管用鄉村治理方式覆蓋面,推介第五批32個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
產業振興是鄉村五大振興之首,李敬輝表示,今年以來,農業農村部聚焦重點產業,搭建平臺載體,強化指導服務,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盈利收入增幅比較快,實現利潤也比較可觀。果菜茶菌藥等鄉村特色產業較快發展,踏青賞花等鄉村休閑旅游熱度較高。
從數據上看,農產品加工業平穩發展,1—3月全國規模以上農副食品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3月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PMI為56.5%,企業發展信心增強。鄉村休閑旅游業持續升溫,農產品電子商務較快增長。優化實施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帶動更多農民就地就近就業。
李敬輝表示,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指導各地依托鄉村特色資源,開發農業多種功能、發掘鄉村多元價值,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
一是發展加工補鏈條。實施全國農產品加工業促進行動,主要抓好大宗農產品和特色農產品。在大宗農產品方面,重點建設產地預冷、保鮮烘干、精選分級等初加工設施,改造提升精深加工,促進加工轉化增值。在特色農產品方面,重點是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加快補鏈延鏈,推動產加銷貫通、農文旅融合。
二是搭建平臺強龍頭。優化實施農業產業融合發展項目,培育一批鄉村特色產業專業村鎮,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引導主體集中、要素集聚、產業集群發展。
三是拓展功能興業態。實施鄉村休閑旅游精品工程,開展休閑農業重點縣建設,推介一批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發布一批精品景點線路,進一步激活休閑農業消費潛力。深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建設一批縣域農副產品電商直播基地,促進優質農產品上網銷售。
四是健全機制促增收。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引導龍頭企業到主產區采購原料、投資興業,健全鄉村產業聯農帶農機制。帶動農民發展標準化生產、參與產業化經營,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建設農村創業園區,引育留用一批返鄉創業人才,培育鄉村產業發展新動能。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