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15 08:35 來源:中國經濟網 閱讀量:9678
歷時兩年半,江西省宜春茜坑鋰礦“探轉采”終于落地。
5月14日,江特電機披露公告顯示,公司近日收到了國家自然資源部頒發的茜坑鋰礦《采礦許可證》,這標志著茜坑鋰礦成功實現“探轉采”,這也是我國第一個在國家自然資源部辦理的鋰云母型鋰礦采礦權證。
公告顯示,茜坑鋰礦開采礦種為鋰礦、銣、銫,開采方式為露天/地下開采,生產規模為300萬噸/年。具體來看,該礦氧化鋰平均品位按0.44%計算,礦石資源儲量為7293萬噸,若氧化鋰平均品位按0.39%計算,礦石資源儲量達到1.2667 億噸,為大型鋰礦,部分區域氧化鋰平均品位在0.55%以上。
江特電機表示,茜坑鋰礦采礦權證獲批,對公司鋰產業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義,茜坑鋰礦開采后,將大大提高公司鋰礦的自給率,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利潤率,對公司鋰產業板塊未來30年的發展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近年來,碳酸鋰價格低位運行,對鋰鹽廠商的成本控制能力是一個不小的考驗。成本倒掛下江特電機虧損嚴重,公司2023年鋰礦采選及鋰鹽制造板塊的毛利率為-7.46%。
2023年年報顯示,江特電機2023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約27.99億元,同比下降57.41%;歸母凈利潤虧損約3.97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約23.26億元;扣非凈利潤虧損約5.01億元,上年同期為盈利約23.12億元。
2024年一季度江特電機繼續虧損,公司一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約2.99億元,同比減少57.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虧損約3029萬元。
茜坑鋰礦的“探轉采”,能否助力江特電機大幅降成本,抵抗鋰電行業周期低谷,仍需拭目以待。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