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5-21 16:51 來源:東方網 閱讀量:18962
在麗水市松陽縣新興鎮外的山上,一片有機茶園顯得有些特別——茶樹不曾修剪,地面“雜草”叢生。“有機茶的生產方式需要遵循生態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才能完整地保留了茶葉的原味本性。”“茶二代”葉洪清是這片茶園的主人,已經從事茶產業20多年,也是松陽第一個種植松陽有機茶的茶農。
2005年,松陽掀起種茶大潮,重點扶持和發展茶產業。一時間,各鄉鎮村民紛紛開辟田地,葉洪清也不例外。在外多年的他毅然決定,回歸家鄉投資開辦綠茗峰茶廠。“那幾年松陽香茶的市場需求大,在北方尤其暢銷。但也有不少客戶和我說,松陽香茶的香味越來越淡了。”2007年夏天,在一次和外地客商的交流中,葉洪清對松陽香茶的發展有了新的思考。“松陽茶園多,但缺少知名品牌,在市面上售賣的香茶價格低廉,沒法打開高端市場。”葉洪清算了一筆賬,普通茶葉扣除一系列成本,所剩利潤并不高,與有機茶相比,“價格還不及對方的五分之一”。于是,葉洪清萌生了種植培育有機茶的想法。
圖說:葉洪清 新民晚報記者 黃于悅 攝
2008年初,葉洪清承包了村里100余畝的茶山,開始種植有機茶。三年培育土壤、三年種出好茶、一年探索加工方式,葉洪清為了種出市場認可的有機茶,足足用了七年時間。2015年,葉洪清的有機香茶已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2016年就能賣到每斤600元。不少村民也從起初的不看好,轉而開始向葉洪清取經。施有機肥、噴灑生物源低毒農藥等培育有機茶的經驗做法,葉洪清都傾囊相授。
在葉洪清眼里,種植有機茶的意義遠不止增加收入。他認為,高端有機茶,是松陽香茶走向全國的出路。現在,葉洪清的有機茶園畝均產值達2.2萬元。從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倉儲、物流等茶葉全產業鏈,延伸到培訓、民宿、餐飲等茶文旅融合產業,葉洪清的綠茗峰茶文旅共富工坊,輻射帶動村民30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帶動三個村集體經濟增收20多萬元。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