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10 10:51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量:19402
虞爾湖
潮起網「于見專欄」
2024年全球經濟回暖,酒店旅游行業也重回增長期。2024年第一季度,酒店行業頭部企業華住集團交出了亮眼成績單。財報數據顯示,華住集團期內實現總收入約53億元,同比增長17.8%,其中來自華住中國分部的收入為42億元,同比增長18.1%,超出此前公布的增長11%至15%的收入指引。
據分析,華住集團的總體業績向好,是其多方面業務同步穩定增長的結果。以華住中國的業績為例。據了解,一季度,華住中國以經濟型和中檔酒店為核心進行迭代升級。在混合平均可出租房收入、日均房價、入住率等方面都實現了穩步增長,分別增長3.1%、1%、77.2%。
與此同時,在國際業務方面,華住集團第一季度收入也同比增長了16.6%,以上三項核心指標同樣實現了可觀增長,分別增長4.5%、0.2%、2.3%。據介紹,華住中國在境外業務方面,將押注更輕資產的模式,通過直接銷售實現歐洲以外市場的新增長。
由此可見,華住集團作為實力雄厚的酒店管理集團公司,已經成功穿越了上一個行業下行周期,可謂后勁十足。
深入下沉市場,開業酒店數量創下新高
反映連鎖酒店企業發展狀況最直觀的數據,是總開業酒店數量及待開業酒店數量。而在這兩個核心指標上,華住第一季度都交出了亮眼成績單。
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華住集團在全球范圍內的在營酒店數量達9,817家,酒店客房數為955,657間,待開業數量為3,172家。其中,華住中國在營酒店數量為9,684家,客房數量為928,509間。一季度,華住中國新開業酒店數量為569家,待開業酒店數量為3,138家。
據華住首席執行官金輝介紹,華住集團第一季度的總開業量及待開業酒店數量,都創下歷史新高。不過,開店數量只是企業發展的一方面,如何提升酒店服務品質,夯實其市場競爭力,才是該類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所在。
在消費者越來越注重“性價比”、“質價比”的時代背景下,其消費需求也越來越個性化、多元化。因此,對應到酒店管理企業,其提供的產品與服務,也需要隨之進行“變革”,以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
據觀察,華住酒店對這種市場變化的應對措施是,一方面兼顧中高檔品牌的發展,另一方面不斷將其酒店市場進行下沉,從而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差異化需求。而且,華住中國在這兩方面都交出了讓投資者較為滿意的答卷。
例如,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華住中國的中高檔在營酒店數量達到686家,同比增長28%,環比增長6%;待開業有430家,同比增長81%,環比增長11%。而在下沉市場方面,下沉市場同比新增超百個城市。據分析,這主要得益于隨著近兩年“反向游”、小城游逐步盛行的推動,以及華住集團不斷地將下沉策略落地。
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華住中國覆蓋全國1290個城市,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8個城市。一系列的數據增長,華住集團的投資者,也者對其充滿了信心。
投資者信心十足,券商機構持續看好
據統計,自2024年以來,華住股價從年初1月5日的25.8港元/股,最高漲至5月17日的33.3港元/股,漲幅一度高達32.3%,雖然此后股價略有回落,但是依然比年初的股價高出不少。
第一季度財報公布后,多家機構也在研報中表達了對華住集團的積極態度。例如,民生證券稱,華住集團持續利用產品結構、品牌效力、會員系統三方面的競爭優勢,運營層面降本增效成果顯現,高業績彈性開始兌現。
而中泰證券認為,一季度在行業普遍面臨高基數下增長壓力的背景下,華住Q1核心經營指標穩健增長;考慮公司產品競爭力及收益管理能力的提升,預計公司有較大概率達到甚至超過業績目標上沿,因此略上調華住集團2024-2025年歸母凈利潤預測,并維持“增持”評級。
而東吳證券雖然下調了華住集團的盈利預測,卻繼續維持了“買入”評級。據了解,東吳證券看好華住集團的理由是,該企業作為酒店行業龍頭,通過品牌、流量、技術打造競爭壁壘,以及管理文化賦能業務發展,在行業下行之時逆勢擴張,市場格局正在顯著向好。
很顯然,投資者及第三方調研機構對華住集團的積極態度,并非毫無依據。而是對其品牌、產品、營銷、服務、管理及運營多維度的信心使然。
例如,針對客戶需求,華住集團可謂“洞若觀火”。據了解,華住旗下酒店,即便是高端酒店,也沒有像五星級酒店設計豪華大堂、游泳池等看似花哨、但未必實用的配置,而是秉承“用戶至上”的理念,面向商旅人群不斷提升住房性價比,同時改善酒店居住的體驗與服務。
也就是說,相比傳統五星級酒店,華住更愿意把這部分的費用,用于將酒店房間設施、服務、產品的提升,從而讓消費者的酒店入住體驗更好,并因此形成經得起市場考驗的品牌口碑。
在用戶體驗提升方面,“華住客聽”就是行業的經典案例。據了解,華住客聽是華住酒店集團孵化的新零售項目,主要布局在全季酒店。而其愿景是為住客以及都市白領、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一個集精選好書、生活好物和輕食簡餐于一體的“第三空間”。
此外,在數字化時代來臨之時,華住還以門店為核心,通過數字化技術投入,打造智能化門店,從而提升用戶體驗、內部運營效率,也在業界樹立了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標桿。
數字化加持,華住出海轉型加速
華住集團在公布2023年財報時專門提到,2024年將繼續推進海外的輕資產轉型,持續專注降本增效。此外,華住集團還通過全球會員權益體系,深耕直銷輕資產模式,在亞太及中東地區尋求增長。
實際上,華住集團“出海”轉型,由來已久,目前甚至已經打下堅實的根基。據了解,2020年1月,華住集團已完成對德意志酒店集團的全資收購,并逐漸進行海外市場拓展。目前,華住集團也在海外市場,逐漸打開局面。
財報數據披露,截至2023年末,Legacy-DH有131家在營酒店,包括84家租賃酒店以及 47家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Legacy-DH還有37家待開業酒店,包括21家租賃酒店以及16家管理加盟及特許經營酒店。
時至2024年2月,華住集團宣布將德意志酒店集團正式更名為華住國際。而且,華住國際旗下的所有品牌都會加入華住會這個全球會員權益和在線預訂平臺。
據了解,目前華住集團擁有多達2億的私域會員,而如何為這些會員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也是決定華住集團業務穩定性的關鍵因素。作為華住集團數字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華住會也通過會員活躍積分、“積分當錢花”等運營措施,成為華住集團刺激私域會員復購的重要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華住旗下的海友酒店也發布了數字化運營新模式,為酒店行業的效率革命打造了一個“樣板工程”。因為該品牌酒店入住效率之高、體驗之好,已被用戶視為華住集團品牌矩陣中“極致性價比”的代表。
圖源:海友酒店自助服務區
在海友酒店,消費者入住的效率與體驗有多智能?據了解,客人到店后,只需要通過前臺華掌柜機器即可實現自助辦理入住。而且,屏幕界面簡潔明了,只需消費者刷身份證、選擇樓層、房型等,短短30秒即可實現快速入住。
與此同時,在酒店安全方面,酒店通過門禁、公區以及電梯刷卡等進行安全管理,實現了當地公安直連,從而讓消費者入住酒店毫無后顧之憂。更高效、智能的自助服務模式,也讓其在一眾OTA平臺上獲得廣大消費者的好評。
據觀察,華住集團線上基于華住會會員系統設計的多等級會員,以及線下的智能化入住、安全管理等服務體驗,都在為華住穩住國內市場基本盤,擴張海外市場打下基礎,為其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加油助力。
結語
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酒店集團,華住集團穿越行業下行周期的能力,已經得到了市場驗證。雖然在過去幾年行業下行的過程中,華住集團的業績也曾受到了一定的沖擊。但是事實證明,華住集團擁有很強的應對市場變化、行業周期性波動的抗風險能力。
因此,華住集團也在行業向好的同時,表現出了厚積薄發的后勁,在為行業投資者帶來信心的同時,也為行業未來的發展,注入了極大的信心。我們相信,在華住集團的全球化格局之下,公司也將借助數字化、智能化技術,在未來的市場博弈中,再下一城。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