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6-19 14:10 來源:東方網 閱讀量:14600
近兩年,“戶外運動”可謂是崇明旅游的熱詞。環崇明島國際自盟女子公路世界巡回賽、長距離鐵人三項賽等一場場體育賽事的成功舉辦,讓“體育+旅游”煥發新活力,也吸引更多體育行業從業者關注和參與,催生出不少戶外體育運動基地。
六月的崇明,綠意正濃。崇明島最東邊的瀛東村,迎來了一波又一波團建隊伍,大家或在寬闊的水面上愜意劃行,或在林間徒步穿梭,享受和大自然親密接觸的舒適和安逸。“既能鍛煉身體,又能親近大自然,在這里進行戶外運動真的很棒!”從事金融行業的倪先生告訴記者。
帶隊者楊添鳴,前幾年辭去了市區體育老師的工作,回到家鄉崇明成了一名“體育旅游規劃師”,與瀛東村合作,帶團隊開展槳板、騎行、皮劃艇等體育旅游項目。楊添鳴說,戶外運動對環境的要求非常高,瀛東村的綠地和水資源很豐富,非常適合開展戶外活動。“在水面上劃行時,看著陽光灑在清澈的湖面上;在林中騎行時,聽到成群的鳥從頭頂飛過的聲音,非常美好。”在帶隊的過程中,楊添鳴也看到了更多崇明的生態價值。
生態,綠色,自然……提起崇明,許多人的腦海中便會浮現出一幅幅舒適松弛、自由愜意的場景和畫面。近五年空氣質量優良率95.54%,負氧離子年均濃度2748個/立方厘米,全區森林覆蓋率超過30%……從這組數據中,也能感受到崇明的優美生態、清新空氣。正是崇明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稟賦,為打造優質的體育服務消費場景提供了有利土壤。而和生態美景有機結合的戶外運動項目,則滿足了市民游客對新型旅游產品的需求——不滿足于走走看看的傳統觀光式旅游模式,希望能參與更多融入了當地特色的體驗式旅游項目。
比如,綠華鎮綠港村的漫嶼戶外活動營地,毗鄰西沙明珠湖景區,擁有2公里長的水上路線。在這里,游客可以體驗獨木舟、平臺舟、槳板、騎行的運動魅力,也能飽覽沿途的生態美景。再比如,中興鎮愛國村的候鳥營地,不僅有建在大樹上的“樹屋”和散落在草地上的住宿帳篷,還提供越野車、皮劃艇、挖沙、觀星等戶外活動,備受游客歡迎。
不少營地從業者從“生態+”出發,也讓“戶外+”向縱深推進。以漫嶼戶外活動營地為例,除了劃船體驗,還提供精致化、多元化的業態服務——引入了戶外下午茶、室內咖啡館、帳篷露營、特色餐飲、娛樂設施等熱點消費模式。“我們從住宿、餐飲等方面提供全鏈條服務,適合大多數想要省心游的團隊。”營地負責人介紹。
一頭連著經濟,一頭連著民生。近年來,戶外運動產業涌現出越來越多的新業態新場景,帶動了吃、住、游、娛、購等多元化消費需求的增長,激發出鄉村旅游更大的市場活力。
土生土長的“橫沙小子”張帆,前兩年回到橫沙島開辦了一家越野卡丁車基地,專業的賽道和橫沙島的自然野趣,讓基地一炮打響。同時,張帆和周邊民宿、蔬果合作社、特色餐飲、景點等產業合作,通過“抱團取暖”合力共建,不斷延伸產業價值鏈,形成“吃住玩購”一條線。“和卡丁車基地合作后,柑橘銷量明顯提升,最多一天賣出了一千多斤。”卡丁車基地附近的柑橘采摘園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業內人士看來,崇明的戶外運動產業方興未艾,如何在確保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推動戶外運動產業不斷向好發展,需要政府和市場雙向發力,通過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優化產業結構等,打造戶外運動產業新增長點,真正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