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9-07 13:45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量:10155
2024年半年度業績報告披露落下帷幕,A股上市公司的期中成績單匯織出國內經濟發展的重要圖景。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4日,共有534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中報。2024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合計為34.84萬億元,同比下降0.54%;實現歸母凈利潤2.89萬億元,同比下降3.23%。
雖然上市公司整體營收和利潤同比下滑,但2024年的中報季亦有頗多亮點。除中期分紅金額創新高以外,受全球商品貿易企穩復蘇和出口競爭力提升驅動,A股上市公司的海外營收增速擴大。
經濟觀察報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在5348家披露了半年報的A股上市公司中,有2812家公司披露了上半年港澳臺及境外業務收入數據,該數據合計為3.76萬億元,同比增長9.99%。
平安證券研報稱,2024年上半年,宏觀經濟持續受制于有效需求不足,實體企業盈利波折修復,結構性亮點在于出口鏈、漲價鏈、服務消費,以及科技板塊的景氣邊際回升。申萬宏源統計顯示,外需高景氣推動企業出海進程加快,在中期報告的披露口徑下,A股上市公司的海外營收占比提升至13.1%,創下2005年以來的新高。
增長新動力
在新一輪出海潮下,今年上半年,A股開拓海外市場、尋找新增長空間的上市公司有所增加。
經濟觀察報根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與2023年底相比,2024年上半年新增披露出海收入數據的A股上市公司為51家,合計出海收入為4971.89億元。
招商證券研報數據顯示,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海外營收增速為7.2%,同比提高5.9個百分點,比2023年末提高3個百分點。A股上市公司海外營收占總營收的比重為10.3%,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提高3.2個百分點。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A股出海收入最多的十家公司合計收入為8070.93億元,占這十家公司主營業務總營收的41.49%。
具體來看,上半年出海業務收入超過800億元的上市公司分別為洛陽鉬業、美的集團(000333.SZ)、立訊精密(002475.SZ)、比亞迪(002594.SZ)、中遠海控(601919.SH)、中國海油(600938.SH)。
其中,洛陽鉬業上半年海外營收為935.82億元,同比增加73.06%,占其總營收約91.08%。洛陽鉬業是銅、鈷、鉬、鎢、鈮生產商,主要業務分布于亞洲、非洲、南美洲和歐洲。作為上游周期性企業,洛陽鉬業受產品價格波動影響較大。上半年銅價同比上漲4.45%,同期其在剛果的兩個世界級礦山實現產量集中釋放,使得該公司業績出現大幅增長。
中國交建、中國銀行(01988.SH)上半年的出海收入分別為696.37億元、679.54億元,同比增長明顯。但由于這兩家公司的海外業務占比較小,均小于1/4,因此未對業績整體形成強有力的推動力。上半年中國交建及中國銀行的主營業務營收同比分別略微下滑2.27%和0.67%。
海外營收占比更高的公司在營收、利潤的增速都呈現更優的趨勢。申萬宏源研報顯示,例如海外營收占比在80%至100%的公司組別2024年第二季度的營收和利潤端增速分別為11.7%和33.2%,而海外營收占比為20%以內組別的公司第二季度的營收和利潤端增速僅為-2.9%和-2.7%。
預期如何?
當前全球正在進入第五次國際產業轉移,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加速重構。在這一宏觀背景和相關政策支持下,中企出海熱度攀升。
哪些行業近兩年海外收入增速最快?
招商證券研報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相比2019年上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中樞明顯上移的行業主要有美容護理、機械設備、電子、汽車、電力設備、紡織服飾、基礎化工等,分別提升8.9、7.7、7.5、7.2、5.9、4.6、4.4個百分點。
從業績表現來看,平安證券發現,在中游制造業,部分受益于出海的行業的景氣度較好,比如工程機械、航海裝備行業的中報海外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9.4%和81.4%,中報盈利增速分別為6.3%和132.5%,顯著優于制造業板塊整體,市場也給予了更多關注和溢價。
此外,在下游消費端方面,汽車、家用電器行業受益于出海和國內以舊換新政策帶來的部分增量需求,海外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0.7%和13.9%,實現盈利增速分別達22.1%和8.1%。
比如美的集團上半年海外收入為910.76億元,同比增長13.09%,高于國內市場收入8.37%的增速。其業績維持增長的背后是家用電器行業出口規模迅速擴張。據海關總署數據,今年上半年,中國家用電器累計出口金額3479億元,同比增長18.3%,保持較快增速。
今年以來,出海指數漲勢不佳。今年以來至9月5日收盤,出海指數下跌13.73%,同期滬深 300指數下跌5.05%。今年漲幅較高的成分股有:鵬鼎控股的漲幅為55.56%,勝宏科技(300476.SZ)的漲幅為53.93%,洛陽鉬業的漲幅為35.31%,福耀玻璃(600660.SH)的漲幅為32.28%,比亞迪(002594.SZ)的漲幅為29.27%。
平安證券稱,企業出海尋求新增長的邏輯仍在延續。往后看,外部環境變化仍有較多不確定性,美聯儲9月開啟降息已成定局,但后續降息節奏和對需求端的影響仍不明朗;地緣政治仍存不確定性,貿易保護主義仍在升溫。
華創證券研報指出,從總量視角來看,外需客觀有所降溫,后續出口下行壓力或有所加??;且11月至12月風險或相對更大。一是,7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時隔半年再度落入榮枯線以下;二是,8月主要經濟體制造業PMI均值延續回落趨勢;三是,從PMI新訂單指數歷史同期中值來看,11月至12月或季節性轉弱,也可能成為四季度出口波動加劇的潛在因素之一。
中金公司研報表示,企業出海的本質是大盤成長或大盤再成長邏輯,有全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定價需求側擴容,從原有國內市場空間延展至全球市場過程中,可能帶來重估,并成為未來投資核心邏輯之一。企業出海的過程也伴隨著產業升級的過程,偉大的企業往往誕生于變局中。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