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1-13 01:40 來源:東方網 閱讀量:12451
經典作品,新人演繹。當鹮鹮赤色腳掌輕拍水面泛起愛的漣漪,“吉祥鳥”送上的新年祝福也喚起人們心中那份對自然的向往。今天下午,舞劇《朱鹮》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完成了新一輪演出,這也是為該劇今年2月赴日巡演做好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的提前演練。
繼上海歌舞團首席演員畢然和方文去年11月完成“鹮仙”和“樵夫”角色演繹之后,本輪青年舞蹈演員徐瑩和杜亮所飾演的“鹮仙”和“樵夫”讓人耳目一新,這對新搭檔的首次亮相為這部經典注入新的活力。他們表示:“我們希望延續前輩演員的榮光,讓這部具有獨特東方韻味的新經典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朱鹮》振翅,驚艷國際舞臺
“羽毛如翦色如染,遠飛欲下雙翅斂”,唐朝詩人張籍筆下的朱鹮優雅靈動,自古以來便是吉祥與美好的象征。舞劇《朱鹮》用優美的舞姿訴說著對生命的敬畏。作品通過朱鹮這一凄美動人的藝術形象,深刻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保護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從孤羽7只到萬鹮競翔,從蹤跡難覓到近在咫尺,《朱鹮》10年來的風雨歷程也見證了人類保護世界級瀕危物種的重大成果。舞劇《朱鹮》自2014年創排以來,已經巡演十多年,經過不斷的打磨提高,煥發新生。
2021年10月,《朱鹮》在四川大劇院完成了她的第300場演出。2024年8月,《朱鹮》在交通銀行前灘31演藝中心迎來了她的“首演十周年紀念演出”。這十多年走來,《朱鹮》披荊斬棘,成績斐然。舞蹈無須語言,藝術也沒有國界,《朱鹮》振翅飛行,幾度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
2014年至2017年期間,舞劇《朱鹮》三度赴日,飛過東京、名古屋、大阪、新潟、札幌等30余個縣、市,演出80場,觀眾達15萬人次。2018年1月,舞劇《朱鹮》在美國紐約林肯藝術中心大衛·寇克劇院以及波士頓博赫中心舒伯特劇院連演5場。而一個月后,該劇將飛赴日本和當地觀眾再續前緣。
為了曾經的失去,呼喚永久的珍惜。伴隨著《朱鹮》的一場場巡演,一代代“鹮仙”和“樵夫”以及“七仙”的飾演者“接棒”演出,也為舞劇注入新鮮血液。從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中堅韌勇敢的“徐蘭芬”再到仙氣縈繞的“徐鹮仙”,徐瑩褪去昔日的青澀擔當主演,在巡演中錘煉提升,在舞臺上展現出了更多元的魅力。
代代傳承,經典煥發新生
和所有年輕演員一樣,1998年出生的徐瑩也是從群鹮跳起,慢慢晉級到“七仙”,最后才挑梁成為“鹮仙”。她說:“模擬鳥的形態不易,分寸拿捏更難。舞劇承載著很多的情感表達,在釋放巨大能量和傳遞強烈情感的同時,要恰到好處地表達,這在我看來是最難的。”舞劇《朱鹮》十年來在舞臺盛演不衰,徐瑩說:“因為舞劇傳遞了一份最樸素美好的情感,就是人和自然和諧與共、生生不息的關系。”
徐瑩的搭檔杜亮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作為新一代“樵夫”,這位00后大男孩進團還不到3年,卻對舞劇《朱鹮》有著別樣的情感。他說:“我進團參演的第一部舞劇就是《朱鹮》,最初跳群舞中的雙人舞片段。此次是我首度飾演樵夫,演出前真是備受煎熬,緊張、興奮、期待,各種復雜情感噴涌而來,但我要克制這種情感波動,不能影響演出。”
問杜亮如何看待“樵夫”和“鹮仙”之間的情感,他說:“我覺得這是超越愛情的一種更博大、更豐滿的情感。有欣賞、喜愛、珍惜,是人和自然生靈之間那種深刻的牽絆,在他看到她瀕臨滅絕的時候,焦急、悲痛又無奈。”人和鳥之間的情感要如何用肢體表達?他借鑒前輩演員的經驗,在肢體表達的同時注重運用眼神和微表情,“舞臺上,微表情盡管未必能被觀眾看到,但我相信眼神和表情傳遞出的情感是可以被感受到的。”
?“上海歌舞團一直以來都注重對青年藝術家的培養,完善人才梯隊建設,為舞蹈事業貢獻力量。”上海歌劇團團長王延表示,不但舞劇《朱鹮》迎來了新一代“鹮仙”和“樵夫”的接棒,上海歌舞團一年一度聚焦“新人新作”的品牌項目“元舞際”也將如期而至。1月17日,《元舞際·跨越2024》原創舞蹈專場將亮相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實驗劇場。緊隨其后,原創“新國風”舞劇《李清照》也將于1月24日在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再現一代詞宗李清照的浪漫與堅韌。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