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1-26 19:21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量:10006
南方財經研究員 喻淑琴
提振消費,是當下經濟發展的重要議題。但提振消費從何處著手?與什么共振?廣東的“年”經濟正在給出答案。
作為全國消費大省,廣東在歲末“收官季”,正以獨特的“年經濟”模式,以優質農產品和金牌年菜消費文化為依托,為消費市場注入強勁動力。
新春佳節將至,廣東各地紛紛開啟充滿年味兒和廣府文化的年貨節。從茂名的荔枝到北京展銷,再到金牌年菜等農產品的熱銷,廣東農產品正搭乘“節日經濟”的快車,將新春的祝福和期待傳遞給千家萬戶。每一個年貨包裹、每一次消費選擇,都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展現了廣東正用實際行動詮釋“年味經濟”的內涵。
共享消費大市場“蛋糕”,廣東有意愿,更有作為。
年貨市場里的煙火氣,是“年味經濟”的生動寫照。
“咱家的鹵鵝肉質Q彈,咬上一口,從皮到肉都是滿滿的鹵汁!”在直播間里,主播將鏡頭拉近,用一口潮汕方言介紹著,那醬色濃郁的鹵鵝格外誘人。一盤鹵水拼盤,以鹵水豆干打底,再鋪上幾片香菜,蘸上蒜蓉醋……臨近春節,來自“世界美食之都”潮州廣東恩潮食品有限公司的“佬味到”直播間熱鬧非凡,濃濃的煙火氣吸引了不少人觀看和下單。
在“金牌年菜”市場,廣東恩潮食品有限公司的“佬味到”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恩潮食品榮膺2025年“金牌年菜”殊榮,旗下品牌“佬味到”在春節前夕也迎來銷售高峰。公司日均訂單量高達五六千單,每日鹵鵝銷售量逼近800只,日營業額突破40萬元。
擁有300年歷史的鹵鵝制作技藝,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廣東恩潮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沈建邦表示,“非遺”年貨和“金牌年菜”的榮譽不僅提升了公司品牌知名度,更為企業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包括大型商超及多個電商平臺。消費者對產品也表現出更高的信賴度,認為這些獲獎產品在品質、安全性和口味上均更勝一籌。當前,公司訂單量持續爆滿,預計同比去年,銷量和銷售額都將有顯著增長。
擁有300年歷史的鹵鵝制作技藝,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2025年“金牌年菜”爭霸賽評選中榮獲佳績的獅頭鵝鹵鵝銷售勢頭強勁。
廣東的“年經濟”,不僅僅局限于年貨市場的繁榮,更在于其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產業發展潛力。
隨著年貨節的持續進行,廣東各地紛紛開啟具有地方特色的年貨產品和活動。如順德的年菜展銷會、汕頭的年貨集市、佛山的迎春花市以及廣州的上下九年貨節等。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1 月 16 日,世界美食之都 ——“粵享年味 樂購順德”2025 年菜展銷會暨尋味順德預制菜全民樂 GO 節正式啟幕,一場關于 “年” 的盛宴正在上演。1 月 17 日,在汕頭 “百變魔方年貨集市”,靈動活潑的醒獅走街串巷,現場財神爺巡游派發紅包,聚焦本地消費亮點,凸顯地域特色;1 月 18 日,“嶺南年味在陳村” 2025 嶺南年味美食嘉年華暨佛山陳村第 41 屆迎春花市開市;1 月 19 日,“荔市如意 巳巳大吉” 2025 廣州上下九年貨節召集了廣州酒家、陶陶居、蓮香樓、南信甜品、西如樓等老字號美食,既有煙火氣又有文化味。
紅燈籠與中國結高高掛起,年貨攤位依次排開,在多地年貨節現場,市民們穿梭其間,認真品嘗、比較,精心挑選著年貨,從傳統臘味到甜蜜糖果,再到方便快捷的金牌年菜,每一樣都散發著誘人的香氣,滿足著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鄉土味與新消費在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獨特的年貨市場風貌。
與此同時,在剛剛結束的廣東省兩會中,農產品 “12221” 市場體系建設,因連續四年寫入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再次成為焦點,彰顯了廣東對農產品市場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視和堅定決心。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遵循廣東兩會精神,各地積極踐行“百千萬工程”,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種年貨展銷活動,不僅彰顯了廣東預制菜產業的創新探索,更開辟了一條促進農業現代化、提高農產品價值的新路徑。這與廣東兩會提出的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城鄉協調并進的目標緊密相連。
當億萬國人踏上回家旅程,升騰的是濃濃煙火氣。熱鬧回歸,“年味消費” 成了這個春節的主角。
在 2025 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消費” 一詞被多次提及:“持續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激發餐飲住宿消費活力”“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 等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 “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擺在 2025 年九項重點任務之首。
廣東“年經濟”正為消費市場“加一把火”。
過春節是文化體驗,辦年貨是消費需求。買年貨,是老百姓最實在的年味。新春消費季是 2025 開年大促節點,也是廣東打造消費新場景、助力消費提質擴容的重要活動。
早在 2022 年 10 月,廣東省首次提出 “年魚經濟”,隨后成為經濟熱詞。因年而生的廣東年魚、為農而起的年魚經濟,巧妙地串聯起水產養殖、預制菜加工、銷售、流通等環節,大幅提升全產業產值。2023 年珠海全市預制菜核心產業鏈產值近 345 億元,加工企業有 33 家,開發出 50 多款年魚產品。 2024 年 ,珠海年魚也在推動 “走南闖北” 中深受消費者歡迎。
年魚經濟的成功嘗試為年菜經濟的蓬勃發展積蓄了動能。這兩年,策源于廣東的“年菜”經濟已席卷全國“年菜”消費市場,并不斷開辟新領域。同時,“農產品+節慶”理念廣泛推行,年菜的國際化探索也成為年文化走向國際的生動一環。
打造 “年菜” 概念,倡導 “年菜” 經濟,廣東正在打通高品質農產品與高收益農產品之間的最后 “一公里”,讓更多農產品“鏈”上年慶消費大市場,讓更多農戶、企業、顧客共享到節慶經濟發展紅利。
在非遺與農產品的融合方面,廣東也走在了全國前列。
以2024年為例,粵字號“金牌年菜”產品如盆菜、老婆餅等出口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海外市場,這不僅推動了廣東農產品的國際化進程,更將非遺美食文化帶向了世界。
這一融合發展進程,在2025年更迎來了新契機。隨著首個“世界非遺年”的到來,非遺與農產品的深度融合也提供了新動力。然而,要想沖破傳統、活化傳承,達到二者的深度融合,并非易事。
如今,廣東正利用非遺的“流量密碼”,積極挖掘非遺農產品的現代價值,將“年”文化推向縱深。而海外“共享工廠”等探索,也為非遺與農產品融合提供了新路徑。未來,廣東將繼續在這一領域創新,為世界呈現更多非遺農產品。
南方財經“年菜經濟”課題組:倪紛紛 馮瑩 向怡殳 鄧柯藝 田亦瑾 李宇星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