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2-09 21:21 來源:東方網 閱讀量:5350
少年青志,實踐迎春。近日,一群“小大人”們忙碌的身影在社區中尤為醒目,他們是來自普陀區各高中的莘莘學子,正以“少年志愿者”的身份融入社區中來,成為帶有濃厚青春色彩的一道風景線。
在這個“攜手共成長”的假期中,普陀區教育局與樂助樂齡聯動合作學生社會實踐品牌,啟動2025年“申遺迎春·青志同行”普陀大學堂高中生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活動,與多所高中院校共同依托“社會服務+學習實踐”綜合形式,以中心承接運營的各社區為主要陣地,全面開展高中生社會實踐活動。
從服務不同群體到參與社區建設,從戶外的大街小巷到居民“家門里”,學生們的實踐足跡遍布基層最后“一公里”至“一百米”,覆蓋七大社區。從“加入”到“融入”,學生們在與基層“同頻共振”的旅程中都扮演了怎樣的角色,又在哪些領域“大展拳腳”?不妨來通過詳解“一探究竟”。
冬日里的“溫暖郵差”:傳遞關懷,愛不缺席
寒假又逢冬末迎春,無論是耄耋老人還是快遞小哥,社區大家庭中的每一類成員都值得送上真摯的關懷與愛意。在實踐活動的推進下,滿懷熱情的高中生們承擔起了這份責任,全程“陪伴式”送出針對性服務。
“你們為居民奔波,我們為你們加油!”在真如黨群服務中心周邊社區,高中生與居民志愿者為新就業群體們就地張羅了一場熱火朝天的“迎春宴”,湯圓軟糯甜蜜、氤氳的蒸汽升起,驅散了冬日寒意,將關懷直送大家心底。
除了新就業群體,“一老一小”等也是社區一直以來予以重點關注的守護對象,“愛心小使者”們也在各自的崗位上以自己的方式無限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在蘭田、凱旋、銅川、真如、鎮坪等黨群服務中心,高中生們化身“老伙伴”,為老人送上助餐、陪診出行等各類生活服務的同時,還與老寶貝們共同度過了一段段陪伴時光,“跨齡互動”的場景令人動容;在桃浦鎮北部黨群服務中心,“童夢青春”計劃將高中生與兒童們連在一起,為學生們找到了年齡差距更小的最佳玩伴,也讓學生們體驗了一把做“小老師”的成就感。
社區剛需“發展搭子”:靈感迸發,參與治理
社區是一個新奇的“拓展課堂”,更是一個能充分展現自我的閃亮舞臺。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學生思維活躍、創意豐富的優勢,以“社區治理”這一關鍵詞向學生們發出了“共治邀約”。
在桃浦鎮黨群服務中心、桃浦鎮北部黨群服務中心及蘭田黨群服務中心,高中學子們帶著好奇和向往走進中心辦公室及周邊社區居委會,在工作人員和“大梁”書記的手把手指導下沉浸式體驗了一把做“社區小主人”的感覺。從整體治理架構到各條線的對接工作,事無巨細,感慨良多。“書記耐心又和善,社區有她在真的很安心。”“原來社區里的每個網格塊都有專人負責,每一個崗位也都承載著不同的工作類型。”交流會上,學生們積極發表著學后感。
“我覺得這個社區應該再增加這些活動……”舉一反三、體驗創新,在學習治理的過程中,學生們還增生了源源不斷的靈感,提出的活動策劃方案等想法靈氣十足,讓居民和工作人員都感到驚喜。此外,這堂內容齊全的實踐課程自然也少不了掃塵迎新、圖書管理、美化家園等常規服務,在銅川黨群服務中心、凱旋黨群服務中心等,都能看見學生們作為勞動者認真又勤快的身影,獲得不少阿姨爺叔的連連點贊。
快速激活“全能成長”:拓寬視野,反哺基層
“半馬蘇河”法制驛站、真如歷史陳列館、上海農商銀行……構成“社區地圖”的內容多種多樣,每一個部分在居民的生活中都起到了關鍵作用。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秉承“向外服務+向內發展”的原則,組織參觀各類社區單位、合作商戶等,助力普陀學子全方位了解社區生態的運作方式。
“同學們,大家知道食材的安全性是怎么檢查的嗎?”在鎮坪黨群服務中心,學生們跟隨著石泉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的引導,有模有樣地當起了臨時“食品檢驗官”。現場道具齊全,模擬出了專業且嚴格的檢測過程,讓大家更深入地體會到了基層民生機構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之高。在其他社區,學生們體驗了人工智能課堂、職業發展培訓等多元化教育內容,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在這場別開生面的社區公開課上有所收獲,并帶著這份責任和熱情,為未來的基層治理增添少年力量,實現與一線社區的“雙向賦能”。
本期高中生社會實踐活動全面統籌學校、家庭、社會的有效資源,將“學校+社區”校社聯動新模式推向新高度,結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學生匹配到社會實踐崗位,力爭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到社區發展的過程中來,從“旁觀者”轉變為“踐行者”。
下階段,普陀區教育局將繼續明確“立德樹人”為社會實踐的根本目標,與各條線齊心協力、互聯互通、深度融合,深入發展更多學生社會實踐品牌,不斷提高其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持續推動廣大高中生積極實踐貫徹“為民服務”志愿精神,形成切實有效的實踐育人長效機制,全力推進普陀教育高質量發展。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