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2-22 11:47 來源:證券之星 閱讀量:18601
文/老魚兒
2024年底,韓國LG新能源正式宣布,將中國總部落戶江蘇南京。
當時LG表示,將統籌旗下中國市場的核心業務,繼續深耕南京。
在此之前,8月28日,江蘇南通市北高新區與韓國頂尖的工程自動化設備制造商——TAESUNG太星公司,成功簽訂了關于二次電池負極基材及生產設備制造項目的合作意向書。項目總投資約3.5億美金(折合人民幣約24.8億元)。
在江蘇,類似這樣的韓資合作數量眾多,且歷史悠久。
早在1995年,LG就在南京扎了根。南京市工信局公布的資料顯示,LG集團在南京經開區經歷了“滾雪球”式的發展,已累計投資超80億美元,落地10家企業,總用工人數近3萬人。
到2023年,南京經開區LG產業鏈企業產值合計已經超過1300億元。
另一家韓國大型企業起亞,則是在2002年8月落地鹽城,組建了中韓合資大型汽車企業——東風悅達起亞。20年后,鹽城已經成為起亞全球戰略布局中的重要出口基地。
2024年前11個月,悅達起亞實現了國內外累計銷售約22.42萬臺,同比增長51.9%,其中出口銷量15.38萬臺,同比增長105%。
2005年,SK海力士半導體在無錫成立。20年間,SK海力士歷經七期投資,SK海力士學校、SK海力士醫院、中韓集成電路產業園等項目陸續在無錫落地。
如今,江蘇的韓資企業累計超過6500家。整體上看,江蘇已是韓國在華最大貿易伙伴省份、韓資企業投資最多的地區,也是中國對韓貿易第一大省。2023年江蘇和韓國的進出口貿易額達721.4億美元,占中韓貿易總額的近四分之一。
江蘇能和韓國企業產生如此“親密關系”,有其主客觀兩方面原因。
客觀因素包括地理因素和產業因素。
江蘇省與韓國地理位置接近,僅一海之隔,交通便利,這為雙方的經貿往來提供了便利條件。作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江蘇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鏈體系。韓國企業可以利用江蘇的地理優勢,快速進入中國市場,并通過江蘇的供應鏈網絡輻射全國。
江蘇省還是中國重要的制造業基地。過去一年,江蘇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增至14個,不僅全國最多,還實現設區市全覆蓋,工程機械、高端紡織、光伏等產業已經躋身全球“頭部”。而韓國在高端制造、信息技術等領域有一定優勢,雙方在多個新興產業領域的合作潛力巨大。
除去客觀因素之外,江蘇省自身一向有重視利用外資的傳統。
2024年,江蘇省實際使用外資約占全國的1/6,外資規模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全年外貿進出口5.62萬億元,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增長7%,占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12.8%。
多重因素作用之下,江蘇成為韓國企業的“親密伙伴”顯得水到渠成。截至目前,世界500強企業中已有408家落戶江蘇。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