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14 07:02 來源:新華網 閱讀量:17096
DeepSeek火爆出圈,人形機器人在春晚扭秧歌,AI教練助力駕考學習……隨著科技蓬勃發展,智能新場景和新應用層出不窮。
當科技之風吹拂射陽河畔,這場靜默發生的數字革命,正讓這座小城煥發新生——從智慧農業到互聯網醫院,從政務服務到鄉村治理,當科技濃度遇見民生溫度,射陽縣給出的答卷是:讓每個創新成果都轉化為百姓觸手可及的幸福。
按需開方的“田間醫生”
春回大地,農事漸起,在位于射陽四明鎮的芯谷里現代農業基地,1.26萬畝農田正經歷著“數字覺醒”:862臺智能傳感器在田間實時“望聞問切”,衛星遙感和無人機遙感組成“天空之眼”,智慧灌溉、智慧育秧、智慧物聯感知等系統平臺“按需開方”,讓糧食生產智能化、管理數字化、產品可追溯逐步變成現實。
“就像給每株秧苗配備私人醫生。”鹽城芯谷里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魁輕點手機,即可調出當天的“田間體檢報告”。“以前都是要跑到現場,根據經驗判斷缺不缺水,現在有智能設備和系統,土壤缺水會自動‘喊渴’,我們收到信息后,就能通過平臺遠程遙控來實現精準節水灌溉。”
有了科技智慧的“灌溉”,每一寸土地上的莊稼都變得精神抖擻。“我們這些年根據各類智能系統實時抓取數據,建立數據處理模型,自動生成用藥處方,不僅糧食單產提升,化學農藥和化肥用量還減少20%以上,每畝節約成本220元左右。”張魁表示。
高效便捷的“掌上醫院”
對于患有慢性病的張先生而言,以往每次到醫院復查開藥都要等好久,自從有了互聯網醫院,張先生直接用手機在網上掛號、預約專家,他不由感慨道:“通過互聯網醫院,可以輕松進行線上免費咨詢、預約掛號、線上復診、查詢就診記錄和檢查報告等,方便多了!”
眼下,在射陽各大醫院,新奇的景象正不斷上演:告別“塑料袋+傳統膠片”,患者手機掃碼即可查看全部原始影像資料,具備窗寬窗位調整、動態展示、多維成像等多項影像瀏覽功能,讀片效果更好,診斷更精準;醫生遇到疑難雜癥,將患者年齡、疾病癥狀等數據輸入醫學人工智能大模型系統,智能輔助診斷迅速鎖定病因、給出治療方案……
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以來,該縣堅持數智賦能,建設含數字化醫共體“十張網”的“醫網通”平臺和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并通過打造醫學AI賦能中心、開展機器人導診送藥、推行互聯網醫院等系列創新舉措,推動醫療服務加速煥新提質,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優質高效的健康服務。
不用見面的“辦事助手”
“真沒想到‘云勘驗’能這么快!我上午才交材料,無需工作人員到現場,線上勘驗后下午就拿到了許可證。”今年初,劉先生到市民中心社會事務綜合窗口領取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時感慨萬千,連聲贊嘆。
多年來,射陽縣打造“數字小陽”數字化服務品牌,推進“蘇服辦”鴻蒙版射陽旗艦店、數字政務地圖、線上視頻幫代辦、“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鹽之e政務”自助終端等便民化服務方式融合融通,實現政務服務網站、移動端、自助終端和辦事窗口“四端通辦”。
以政務服務“加速度”獲取人民群眾“滿意度”。該縣全面推進線上線下雙融合,數據直達基層,構建全生命周期數字化惠民服務體系,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率達95%以上。持續提升全方位網上服務能力和不見面審批辦件量,對法定程序沒有要求必須見面的審批事項,一律列入“不見面審批”事項清單,六類行政權力事項認領率93.6%、許可時限壓縮率96%、網上不見面率100%。
鄉村治理的“智能管家”
“您已靠近危險水域,請勿涉水嬉戲!”在射陽縣海通鎮射南村,河邊的智慧攝像頭“會說話”,一旦有人靠近水域,便會發出如此警報。這是數字鄉村AI防控的一個典型應用場景,全天候、智能化使得防溺水工作從“人防”轉變為“技防”。
而在村里5G云診室,醫共體遠程醫療中心的專家,跟村里的醫生交流村民的病情,并給出診斷意見,村民不出村就可以掛號看診,心里很踏實。
據了解,射南村以“5G+”為發展契機,整合多方數字資源,投入200多萬元建成鹽城市首家新型農村智慧社區,有效整合無人超市、5G云診室、農情監測、智慧充電、臨水防護等數智鄉村場景應用,構建“10分鐘”便民服務圈,逐步建成服務聯建、治理聯抓、產業聯興全息化數字鄉村治理平臺,讓村民“慧”享數字生活帶來的便利。
數字浪潮奔涌不息,民生答卷常寫常新。從“智慧大腦”驅動城市治理到“云端服務”溫暖百姓生活,射陽縣正以數字化改革重塑發展新優勢。未來,該縣將持續深化“數字+”場景應用,讓更多“數字紅利”轉化為“民生福利”,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奮力書寫更加精彩的“智慧民生”答卷。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