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16 12:58 來源:中國廣告網 閱讀量:5461 會員投稿
春季身體保健有妙招,中醫按摩助力效果格外顯著
春季,陽氣上升,萬物生長,人體新陳代謝加快,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時節。中醫按摩作為傳統養生方法,在春季身體保健中發揮著獨特作用,能有效促進氣血運行、調節臟腑功能、增強免疫力,助力人們在春季保持健康活力。
中醫認為,春季人體的肝氣最為旺盛,按摩相關穴位有助于疏肝理氣、養肝明目。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是肝經的原穴。每天用拇指指腹按壓太沖穴 3-5 分鐘,以穴位產生酸脹感為宜,可起到清肝瀉火、疏肝理氣的作用,緩解因肝氣不舒引起的情緒煩躁、頭痛等癥狀。此外,按摩眼睛周圍的睛明穴、攢竹穴、四白穴等,能促進眼部血液循環,緩解眼疲勞,達到養肝明目的效果。睛明穴位于目內眥角稍上方凹陷處,用食指指腹輕輕按壓,每次 1-2 分鐘;攢竹穴在眉頭凹陷中,按壓時同樣用食指指腹,力度適中;四白穴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按摩此穴可改善眼部不適。
春季氣候多變,容易導致人體氣血不暢,而按摩能有效促進氣血運行。按摩足三里穴可起到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 3 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用拇指指腹按揉足三里穴,每次 5-10 分鐘,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為身體提供充足的氣血。此外,按摩合谷穴也能促進氣血流通。合谷穴位于手背,第 2 掌骨橈側的中點處,俗稱 “虎口”。經常按摩合谷穴,不僅能改善手部血液循環,還對頭痛、牙痛等有一定緩解作用。按摩還能調節人體的臟腑功能。春季按摩肺俞穴有助于增強肺功能,抵御外邪。肺俞穴在背部,當第 3 胸椎棘突下,旁開 1.5 寸。可用雙手拇指指腹按揉肺俞穴,每次 3-5 分鐘,以局部溫熱為度,可增強肺部的抵抗力,預防呼吸道疾病。按摩腹部也能調節臟腑功能,促進胃腸蠕動。睡前平臥,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每次 10-15 分鐘,能促進消化,緩解腹脹、便秘等癥狀。
中醫按摩在春季身體保健中具有顯著效果,通過按摩特定穴位,能疏肝理氣、促進氣血運行、調節臟腑功能,為身體健康奠定基礎。在春季,不妨嘗試運用中醫按摩這一傳統養生方法,呵護身體,迎接充滿生機的季節。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