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18 01:58 來源:東方網 閱讀量:17280
近日,長寧區民政局與延安初中在小藍花市民中心開展“好一朵美麗的小藍花”社校聯動實驗課程,學生們在此共同參與到認知障礙友好城區建設。
小藍花市民中心里有什么?認知障礙群體是怎樣生活的?如何識別認知障礙?在授課老師們的帶領下,來自延安初中六年級的10名學生來到了小藍花市民中心,了解有關認知障礙群體的基本知識。
蒙上眼罩,抓起模具,學生們通過觸覺辨認物體形狀。“觸覺辨認是判斷認知功能障礙的一種方法……”在老師的講述下,學生們逐漸體會到了認知障礙群體的不便。“大家出門會不會忘記方向?新的電器能不能很快學會使用?”通過回答AD8量表中的問題,學生們簡單自測,加深理解。
在活動的尾聲,10名學生被授予“好一朵美麗的小藍花”社校聯動實驗課程研學團成員稱號。學生們還一同接龍作詞,將第一課的學習感受和體會到的友好理念融入其中。“晚風吹起路邊的小花,落在記憶里的夕陽下……”學生們用優美的詞句輕輕哼唱。
此次課程中,學生們也開展了熱烈的討論。“可以在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設置這些篩查測試嗎?這樣老人們可以自己判斷。”“我覺得小藍花的功能可以拓展到更多地方……”
據了解,此次活動是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校本課程《小藍花行動進校園》的首次啟動。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老年認知障礙風險預防和服務支持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長寧區積極打造深度老齡化背景下老年認知障礙服務支持的樣板,鼓勵支持更多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小藍花守護記憶關愛行動。“小藍花行動進校園”旨在通過學生的參與,提高對認知功能的認知和理解,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與人文關懷精神。同時,通過實際行動,讓學生在社區中踐行“尊老、敬老、助老”理念,推動小藍花友好街區建設,為構建更包容、更友善的社會環境貢獻力量。
“學生的成長需要打破課堂的邊界,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上海市延安初級中學副校長杜鵑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設計社校聯動的課程環節,讓學生們在參與社區文化、保留社區記憶的同時,為認知障礙等群體貢獻自己的力量,發揮創意,共同打造幸福社區。”
“我們希望以這類課程為載體,加強對全年齡段的認知障礙宣傳和科普。”區民政局副局長沈海燕表示,“認知功能不僅關系到老年群體,也關乎所有家庭。讓孩子們能夠從小了解認知功能,提升家庭成員對于認知癥的預防意識,也能促進認知障礙早發現、早治療,推動更多人參與到認知障礙友好城區建設中來。”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