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22 06:41 來源:中新網上海 閱讀量:8762
普華永道18日發布的《第28期全球CEO調研中國報告:重塑商業模式,賦能新質路徑》顯示,盡管短期挑戰不容忽視,72%的中國內地 CEO 對未來三年的業務增長前景保持樂觀,顯示出他們對長期發展抱有積極預期。
普華永道中國公共事務主管合伙人周星表示:“中國內地CEO的信心來自多方面,包括對中國及全球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預期;中國宏觀經濟政策的有效激勵;以及中國企業全球化布局的推進等。同時經過過去多年的數智化實踐積累,中國正成為全球創新策源地,吸引全球頂尖跨國企業將中國作為前沿研發的核心陣地。預計隨著去年9月26日部署的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落地實施,發揮應對短期挑戰、兼顧長期規劃的政策效果,同時創新驅動與技術突破持續迭代賦能千行百業,中國市場仍將充滿吸引力?!?/p>
商業模式全面革新
報告顯示,中國內地CEO對企業的長期生存能力越來越有信心,僅有44%認為如果公司繼續按照當前的發展軌跡前進,可能會在十年內面臨生存挑戰,這一比例較2024年的75%顯著下降。這與中國CEO對中國中期至長期營商環境的信心不斷增強相一致。隨著國家轉向以新質生產力為特征的高質量發展,電動汽車、AI模型、機器人和先進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的表現尤為突出。
普華永道中國市場主管合伙人王崧指出:“全球經濟進入深度調整期,CEO們需要對公司創造、交付和獲取價值的方式實施變革。在新質生產力的推動下,近兩年來中國在生產要素提升、商業模式轉型和產業鏈智能重塑方面均表現出區別于傳統工業化國家的商業進化路徑,也為全球商界在中國的投資和發展開拓了新機遇,凸顯了中國市場在全球經濟轉型期的新優勢?!?/p>
報告觀察發現,多數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地區的CEO都堅定地致力于加速企業重塑,他們在過去五年中至少實施了一項重大舉措,包括投資GenAI,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機遇和威脅,以及重塑其運營和商業模式等,以新的方式創造價值。
AI賦能因素促進增長
報告發現,隨著AI在全球范圍內被廣泛接受且速度驚人,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地區的CEO(67%)對將AI融入其核心流程表現出了較高的信任度,而全球CEO的這一比例僅為33%。這種信任對于充分發揮AI技術的潛力并在組織內推動創新至關重要。
高信任度部分源自于中國在過去一年從GenAI的本地化發展取得的顯著的突破。64%的中國內地CEO認為其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63%的中國內地CEO(香港地區68%,全球34%)表示盈利能力有所增強,這些數據超過了全球平均水平??梢钥闯鯝I在提升中國企業運營表現方面應用日益廣泛,涵蓋了數據分析、任務自動化和客戶互動等多個方面。
普華永道中國人工智能主管合伙人周偉然表示:“在規模效益和協同效應的雙重推動下,新技術得以更快地跨越不同行業進行擴散。我們注意到,中國的頭部科技企業大多采用了‘技術中臺’這一戰略體系,這極大降低了新技術應用和推廣的門檻。通過‘即插即用’的技術架構,新技術能夠迅速被應用到各個行業中。這種‘模塊化賦能’的經驗,幫助中國企業形成了一套高效的運作模式,能夠快速將商業數據轉化為實際的產業價值。這不僅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也加速了整個行業的智能化及數字化轉型進程。”
從氣候投資中獲得回報
報告還顯示,中國內地企業越來越認識到氣候相關投資可獲得財務回報。60% 的內地CEO表示其與氣候相關的產品或服務的銷售額有所增長,43%的內地CEO稱與這些舉措相關的成本有所下降(香港地區24%,全球18%)。中國正在積極推動綠色低碳技術的創新與應用,加速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綠色轉型,這一進程將催生大量綠色投資的新機遇。
普華永道中國北部稅務主管合伙人陳志希建議:“雖然短期內,CEO們面臨諸多重大挑戰,但業務模式重塑、AI應用以及氣候投資可以為實現增長潛力和未來成功開辟新的路徑,CEO們應利用這三個增長支柱來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動態?!?/p>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