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28 07:57 來源:中新網 閱讀量:15814
春茶飄香時,松陽迎客來。3月26日至27日,2025茶商大會在浙江麗水松陽如約啟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商齊聚這座千年茶鄉。這場春天的“茶之約”,不僅是松陽茶產業蓬勃發展的縮影,也是龍麗溫高速貫通后浙南山區經濟蝶變的生動注腳。
松陽茶葉自古聞名,卻因群山阻隔長期“養在深閨”。2006年底,隨著龍麗溫高速龍游至麗水段通車,松陽茶產業迎來轉折點。緊鄰高速出口的浙南茶葉市場,如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綠茶產地交易市場。2024年,市場交易量突破8.17萬噸,交易額達67.24億元,輻射帶動全國150萬茶農增收,其日均萬人的客流量與破億的交易額,見證著“山間綠芽”的華麗轉身。
“現在鮮葉早上采摘,下午加工,晚上就能通過高速發往全國。”浙南茶葉市場相關負責人章晉輝介紹,依托高速公路的高效物流,松陽大力推行“農戶+合作社+電商”矩陣,2024年電商銷售額突破50億元。在浙南茶葉市場,日均有7000余件快遞沿著高速路網奔向全國,帶動超10萬人就業。
高速帶動物流、人流、信息流,推動著茶葉從“農產品”向“文化IP”升級。松陽縣綠茗峰茶業有限公司在新興鎮下源口村打造的“松陽香茶”非遺工坊,正在成為產業升級的典范——這座5669平方米的現代化工坊集加工、研發、銷售、培訓于一體,全鏈條打造“春熏”品牌。據悉,工坊堅持“三高標準”,建設了有機茶種植示范基地和“山海協作”實訓基地,并專設手工制茶車間傳承非遺技藝。
搭乘高速“快車”,浙江省三大傳統名梨之一——有著570年栽培歷史的云和雪梨也開辟了全新的外銷通道,通過冷鏈運輸實現了“早上下樹、晚上上桌”。2024年,云和縣雪梨產值超1.7億元,梨膏、梨酒等深加工產品通過高速路網直達上海、蘇州等商超。
與此同時,在距離云和縣城15公里的大源村,“銀發奇跡”正悄然發生。在這個緊水灘庫區的偏遠山村,浙江交通集團打造的“全域訂單農業”模式幫助村里的老人實現了有活可干、有錢可賺。“2024年,我們幫助結對村銷售農產品總額超360萬元,為村集體增收107萬元,村民增收159萬元。”浙江交通集團駐村干部徐承標介紹。
路,不僅拉近了時空距離,也讓老百姓的錢包鼓了起來。2020年1月,龍麗溫高速文成至瑞安段通車,溫州至文成縣車程從2.5小時壓縮至1小時,物流運輸時效提升60%。龍麗溫高速的延伸,讓更多山區寶藏走出大山。
近年來,溫州文成利用高速公路開通帶來的便利,全面提升了糯米山藥、茶葉、楊梅、高山稻米、中蜂“五大傳統產業”。其中,糯米山藥種植面積超6000畝,總產值超1億元;楊梅栽培面積6.54萬畝,銷售額達2.98億元。“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達,運輸既方便又快捷,新鮮采摘的瓜果沿著高速銷往外地,給我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文成三源村農戶徐師傅喜笑顏開。
據統計,龍麗溫高速文成至瑞安段開通后,文成縣生鮮農產品的冷鏈運輸成本下降了40%,損耗率從25%降至8%,帶動農業產值同比年增15%。
道路在延伸,經濟在騰飛。溫州泰順的獼猴桃產業曾因地處偏遠山區,一度面臨著運輸成本居高不下的難題。高速開通前,泰順全縣獼猴桃種植面積僅1.2萬畝,年產量8000噸,60%的果實只能在本地低價銷售,果農們辛苦一年卻難以獲得理想的收益。
2020年底龍麗溫高速文成至泰順段的正式通車,為泰順獼猴桃產業帶來了希望。截至2024年底,泰順獼猴桃種植面積升至2.5萬畝,年產量突破1.8萬噸。高速公路冷鏈物流的高效運作,讓泰順獼猴桃48小時就能直達長三角的各大商超,電商銷量占比也提升至40%。曾經無人問津的“深山果”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致富果”,收購價也從曾經的3元/斤提高到6元/斤至8元/斤。
如今,這條串聯起12萬畝茶園、2.5萬畝獼猴桃基地、2萬畝雪梨園的龍麗溫高速,正以“交通+生態農業”模式重塑山區經濟版圖:非遺工坊里傳承創新的茶香、大源村銀發族忙碌的身影、泰順果園直通長三角的冷鏈貨車,共同勾勒出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
--> |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