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3-28 08:40 來源:中國廣告網 閱讀量:7185 會員投稿
京西智行深圳工廠成功投產,主動懸架技術自此惠及更多普通大眾
3 月 13 日,京西智行張家口汽車電子有限公司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舉辦了盛大的工廠落成慶典,同時正式投產京西 MagneRide? 第四代磁流變懸架系統。深汕特別合作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志華,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辦公室首席專家趙永強等當地政府要員、行業專家,以及企業負責人、合作伙伴、媒體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京西智行具備強大的磁流變懸架系統研發與量產能力,其深汕工廠成功實現了磁流變懸架系統在國內的首批量產。今年,深汕工廠的產能為 60 萬支磁流變減震器,初期可為 15 萬輛車提供配套服務。未來幾年,工廠計劃將產能提升至能為 150 萬至 200 萬輛車配套的規模。這不僅有助于車企提升產品性價比,還能讓更多消費者以合理的價格享受到高端智能化配置,真正實現科技普惠大眾。
京西智行全球首席執行官劉喜合表示:“我們始終秉持科技普惠的理念,為提升智能汽車底盤性能提供全新的國產解決方案,推動智能底盤產業升級。接下來,我們還將進軍國際市場,把中國生產的磁流變懸架系統提供給更多全球車企,并應用到更多車型上。”
當日投產的京西 MagneRide 第四代磁流變懸架系統性能卓越。它擁有出色的阻尼調節能力和全方位的車身控制性能,能在 1 毫秒內根據實際需求產生數千牛的阻尼力,顯著提升車輛的操控性與舒適性。該系統壓縮和回彈阻尼力對稱的特點,尤其適配車重較大的新能源汽車,既能穩穩支撐車身,又能為駕乘者帶來舒適體驗。
戰略布局,構建產業新生態
京西智行深汕工廠占地 6 萬多平方米,位于深汕特別合作區的核心區域,區位優勢明顯。當下,深汕特別合作區正大力打造新能源與智能汽車產業集群,京西智行的入駐,不僅是企業自身戰略布局的關鍵舉措,更強化了產業鏈的協同效應,為區域發展注入新活力。
京西智行深汕工廠總經理魏愛軍稱:“全球超 1000 萬支裝車量驗證的技術底蘊,已在我們深汕工廠釋放新能量。京西智行已成功邁出磁流變技術本土化的關鍵一步,必將引領和推動高端汽車底盤技術在中國市場的重大變革。”
深汕工廠是京西智行在國內的第 6 座生產基地,集規模領先、智能生產、綠色發展等優勢于一身,也是京西全球 10 座生產基地中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基地之一。其核心任務是實現第四代 MangeRide? 磁流變懸架系統在國內的規模化量產。
京西智行第四代 MangeRide? 磁流變懸架系統將智能算法與高精度硬件深度融合,能以每秒 1000 次的超高頻進行調節。該系統可依據傳感器數據,實時分析路況、車身及駕駛狀態,動態調整阻尼,優化車輛操控性與舒適性。此外,其標準化硬件只需通過軟件調節,就能改變阻尼特性,支持平臺化通用,適配不同車型。
智能制造,踐行綠色發展
京西深汕工廠采用全價值鏈數字化方案和關鍵工序自動化控制。全產線配備 AI 工業相機識別的防錯系統,核心工序 100% 精準追溯,確保每支減震器都達到行業頂尖標準。工廠利用先進的數字化生產系統,覆蓋從訂單管理到成品交付的全流程,實時監控質量、設備狀態、生產效率及進度。自動化立體倉庫、立體貨柜,結合 AGV 和 ARM 物流設備,形成智能化物流解決方案。
工廠屋頂鋪設了超過 26000 平米的光伏發電系統,裝機規模達 3 兆瓦,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 3000 噸。工廠計劃在 2027 年實現 100% 綠色凈能源使用,為京西智行的可持續發展和雙碳目標助力。
科技普惠,邁向全球市場
京西智行通過國產化磁流變懸架系統,推動智能底盤技術普及,并憑借高性價比產品進軍全球市場。目前,京西已與多家頭部車企達成合作,每年可為約 40 萬輛整車提供配套,充分體現了市場對國產技術的認可。
在之前的磁流變國產化發布會上,京西智行發布了 “磁流變元年宣言”:一是實現零部件與制造能力 100% 國產化;二是在一季度實現量產,首次賦能中國純電平臺;三是價格低于電磁閥懸架。京西智行將為全球車企提供高可靠性、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加速智能底盤技術的普及。
依托深汕合作區的政策與區位優勢,京西智行聯合上下游企業,打造全產業鏈集群,構建世界級主動懸架供應鏈。
展望未來,京西智行第五代磁流變懸架系統正在融合 AI 算法與車路協同技術,有望實現從 “適應路面” 到 “主宰路況” 的顛覆性突破。京西智行將與車企客戶和合作伙伴攜手,憑借尖端技術搶占未來智能出行的高地,助力中國智能汽車產業邁向全球第一梯隊 。
你對文章的語言風格、內容側重點等方面若有新的想法,比如希望增加一些細節描述,或者讓語言更簡潔明了,都可以隨時告訴我 。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