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4 10:13 來源:網絡 閱讀量:10772
我國實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B類管理”后,出入境人員和車輛衛生檢疫、進口口岸疫情防控、邊境口岸恢復開放等措施進一步優化。
中外人員往來管理發生了哪些變化?政策實施的效果如何?1月1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回應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
出入境人員數量呈現穩步增長、有序回升的態勢。
自1月8日起,《中外人員往來暫行辦法》開始實施。
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吳表示,新的防控措施與以前相比有三大變化:一是來華手續簡便,出發前48小時來華進行核酸檢測的人員,無需向我國駐外使領館申請健康碼即可來華;二是取消了航班數量、航線和客座率的限制,更多的水路和公路口岸逐步有序開放;三是取消入境集中檢疫,健康申報正常,海關口岸常規檢疫無異常者,可向社會放行。
“1月8日以來,從監測情況看,出入境人員數量呈現平穩增長、有序回升的態勢。”國家移民局邊防檢查管理處處長劉海濤說。
劉海濤介紹,1月8日至12日,全國出入境管理機構日均查驗出入境人員49萬人次,較“B-B管理”政策實施前增長48.9%;日均入境25萬人次,比實施前增長54.7%,日均出境24萬人次,比實施前增長43.3%。
針對出入境人數激增的情況,吳表示,外交部已部署各駐外使領館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并結合所在國有關情況,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幫助來華人員了解國內疫情防控政策措施。
“我們還盡最大努力提供更好的領事服務、領事協助和領事保護,優化升級12308全球領事保護與服務應急熱線,讓所有海外公民隨時與祖國連線,隨時感受到祖國的溫暖。”吳表示,“領事中國”App還將推出更多服務,實現護照、簽證、養老金的“掌上”認證。
提高查驗效率,確保人員和車輛順利通關。
自1月8日出入境管理優化政策措施實施以來,已有135.1萬名內地居民申領出入境證件,較政策實施前增長129.4%。
“各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機構及時采取多項措施,為辦理出入境證件提供服務。”劉海濤表示,隨著春節臨近,內地居民出國旅游和探親需求將進一步增加,預計口岸將迎來人員出入境高峰。國家移民管理局部署各級出入境管理機構加強通關查驗的組織保障,提高查驗效率,確保人員和車輛順利通關。中國公民排隊出入境通關時間不超過30分鐘。
自1月8日起,國家移民管理局恢復受理和審批外國人申請普通簽證延期、換發和補發,居留證件簽發、換發和補發,居留證件簽發、延期、換發和補發。但與此同時,在中國發布新冠肺炎感染“B and B類管理”總體方案和優化中外人員往來暫行辦法后,少數國家對中國公民入境采取了過度的歧視性限制措施。
"我們堅決反對,并已采取對等措施."劉海濤表示,自1月11日起,國家移民當局暫停向韓國和日本公民發放中國簽證,并暫停72/144小時過境免簽。
“中國始終堅持對外開放,歡迎外國朋友來中國學習、工作,從事貿易、科研、學術交流、創新創業。”劉海濤表示,國家移民局將適應出入境人員的新期待、新需求,為外國人來華、出入境、停留提供必要便利,確保中外人員正常往來,更好服務和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首批邊境口岸恢復運行,毗鄰港澳口岸運行平穩有序。
1月8日以來,海關總署積極指導地方人民政府有序穩妥恢復邊境口岸和毗鄰港澳口岸客貨運輸功能。
“首批恢復的邊境口岸和毗鄰港澳口岸運行平穩有序,為人員往來和貿易發展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口岸通關服務。”海關總署衛生檢疫司副司長李說。
在當前背景下,要安全有序、科學規范地做好口岸疫情防控工作,筑牢口岸檢疫防線。
李介紹,海關通過優化口岸入境人員衛生檢疫措施,根據健康申報結果分類處置,優化入境貨物檢疫措施,做得很好。
李提醒廣大來華人員,在口岸入境時,應按要求如實逐項填寫《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健康申明卡》。如有隱瞞或虛假填報,海關將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如有檢疫異常,請配合海關做好流行病學調查、醫學調查、采樣檢測等后續處置工作。
近期,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國際航班呈現增長趨勢。中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副司長孔表示,將按照“循序漸進、穩步推進”的要求,科學合理安排國際航班計劃,滿足中外旅客的國際出行需求。同時,把握行業恢復發展節奏,確保安全第一,確保航班量增速與行業綜合保障能力相匹配,嚴守民航業安全底線。
孔提醒旅客,出行前應主動了解目的地國家的疫情防控政策,做好個人健康管理,飛行期間佩戴口罩,途中加強個人防護。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