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2 08:48 來源:網絡 閱讀量:17782
不斷編織密集的社區服務網絡和完善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是居家養老的重要支撐。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全國老齡辦公布了2022年老年友好社區名單。所選社區采取多種措施為老人提供優質、多樣化的服務:一日三餐,可由社區食堂解決;日常診療,家庭醫生來操心;洗澡,專業的現場幫助...這些貼心的做法,幫助老人足不出戶養老。
目前,居家養老仍是大多數老年人的首選。不斷編織密集的社區服務網絡和完善的社區服務體系是居家養老的重要支撐。建立一個對老年人友好的社區將使更多的老年人能夠呆在家里享受幸福的生活。
建設老年人友好型社區,不僅要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還要解決他們面臨的實際困難。從餐飲到醫療,從護理到保健,從旅游到陪伴,每一項都會對老人的居家生活產生影響。因此,有必要構建居家社區協同養老服務體系,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提高社區養老服務能力。
對此,國家已做出相關政策安排。“十四五”期間,民政部將重點推進社區養老服務中的老年餐桌、日間照料、短期照料、互助服務等服務形式,讓老年人從家里走到社區,就能享受到身邊的養老服務。同時,鼓勵養老機構主動為老年人提供服務。
各地也有很多創新的做法。比如蘇州在居家養老方面增加了夜間護理床位,補齊了服務短板;杭州通過大數據評估需求,為老人提供更精準、更個性化的服務;將南昌市專業養老服務企業引入社區,不斷完善醫養結合功能...隨著更多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應用,居家養老服務圈也在不斷擴大和完善。
建設老年人友好型社區,也要關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如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追求更高質量的文化娛樂生活。對此,社區可以增加設施,完善功能,為老年人日常休閑提供場所,加強組織引導,成立文藝社團和志愿者隊伍,讓老鄰居一起出去玩,讓老街坊互相幫助,充分發揮余熱。豐富多彩的活動有益于老年人的身心愉悅,能夠真正實現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讓老年人住得舒適安逸,這需要各方努力,圍繞老年人需求豐富服務選項,不斷建設老年人友好型社區,真正把社區變成老年人的幸福家園。
人民日報
聲明: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